下载此文档

区域合作视野下的海峡西岸旅游区乡村旅游标准差异研究.pdf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32卷第6期地理科学进展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年06月 June, 2013
区域合作视野下的海峡西岸旅游区乡村旅游
标准差异研究
陈超 1,刘家明 2,陈楠 1
(1. 福建莆田学院旅游系,莆田 35110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为乡村旅游产
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合作框架下,通过比较台湾海峡西岸旅游区四省(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的乡村
旅游的地方标准评判项目,发现各地乡村旅游等级标准与评定存在差异,制约了区域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
应从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分工协作机制、检查项目指标可比评价体系、评估产品的核心价值体系三位一体构建评价
标准框架系统,进一步规范与改善乡村旅游质量评判标准,推动海西乡村旅游星级标准区域一体化建设,研究案
例具有典型性,可为规范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乡村旅游;质量标准差异;区域合作;海峡西岸旅游区
doi: .
1 引言内区域旅游合作的条件、基础、障碍、机制等理论与
实践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吴军(2007)的统计,在 153
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个样本中,以相邻地区为基础的板块型旅游合作占
之一。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互补性、旅游活动的空到 %,非板块型旅游合作占 %。板块型
间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内涵的相对一致性,使得博合作数量虽然还是较非板块型要多,但是后者也占
弈的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必然性(葛立成等, 2007),旅到了相当的比重。刘德谦(2008)指出,中国旅游的
游行业中的跨区域合作比一般行业更多。区域旅地域竞争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 3
游合作成为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个阶段后,开始进入到第 4 个阶段——区域协同与
现象,与实践发展相呼应,中国有关区域旅游合作跨区域竞争的新时代。区域旅游合作本质是打破
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宋子千, 2008)。关于区行政区划界限,积极创造区内从旅游资源、产品、线
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涉及甚广,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路、品牌等多层次交互式整合,推动区外无障碍旅
空间范畴、主体和机制等几个基本命题是人们关注游、无法律政策壁垒、市场一体化、标准一致性等
最多的。而在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范畴上,早期研实施。
究者关注的是区域内部的旅游合作现象,并多以 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
“区域旅游”(涂人猛, 1994)来概括这一现象。旅游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
随着旅游合作的发展,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已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
经跨越了临近空间范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区域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如何
旅游合作现象。郑荣富(1997)提出福建省区域旅游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
合作构想与横向经济联系的对策;杨桂华等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2011 年
(2000)、

区域合作视野下的海峡西岸旅游区乡村旅游标准差异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