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占塔石窟AjantaCaves1983年登錄/文化遺產阿占塔石窟位於印度的佛教石窟群馬哈拉斯特拉(Maharashtra)邦北部文達雅山的懸崖上,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建造於西元前一至二世紀。石窟始建時,正值阿育王時代。石窟內的壁畫及雕塑被視為是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裡的經典,具有相當重要的藝術影響。西元五至六世紀的笈多時期(Guptaperiod),大規模擴建,並在原址上,增加許多絢麗多彩的石窟。yy2008-10-16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英國軍官約翰·史密斯一起獵虎,史密斯追蹤一頭巨大的老虎來到溪穀,在斷崖上舉槍瞄準對岸之際,老虎在佈滿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見了。史密斯仔細觀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於是報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終於顯露出來。第10窟的岩壁上至今刻著“約翰·史密斯,1819”,據說那只老虎就是在這裏逃遁的。AjantaCaves阿占塔石窟阿占塔石窟是印度文化黃金時期笈多王朝的佛教聖地,歷經公元1世紀~公元7世紀歷經700多年,佛教中落,一度淹末叢林中,直到1819年無意間發現,才重見天日。石窟主要由舉行佛教儀式的支提(chaitya,塔廟,9,10,19,26,29號窟)與供僧侶修行用的毗訶羅(vihara,精舍、僧房之意)兩種類型,共有29座石窟。、左面表現微笑、後面表現凝視,其拱門及石柱上雕刻有飛天仙女,大廳牆壁繪有五百羅漢像。
印度阿占塔石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