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单元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列宁 斯大林)主体参与课堂(学案)一、课前自主学习 【预习教材】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P94---97【思考问题】、内容和影响是什么??“斯大林模式”。【自主学习内容】----,进入国内战争时期。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核心内容;作用: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实行实物配给制;。作用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是苏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尝试。新经济政策19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引起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影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巩固了工农联盟。②工业方面: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③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恢复商品经济,利用市场作用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用①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完成。②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行政手段推行农业集体化原因:苏联的落后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过程:带有强制性的特点。1937年底,实现农业集体化。: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实行指令性计划;,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经济方面弊端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作用,违背经济规律;②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③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的苏联发展也不利,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启示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③建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主体参与课堂(教案)【课程标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