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从种到收的技术一、9月:播前准备期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减少病毒源,消除病虫越冬栖息地。二、10月:播种期主要防治种传病害(各种黑穗病、黑胚病等)、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等)、苗期病虫害(锈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等)和地下害虫。1、防治黑穗病兼治纹枯病、根腐病等,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30mL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10~15g,对水700mL,拌麦种10kg。2、%全蚀净(硅噻菌胺)20mL,~,拌麦种10kg,搅拌均匀后堆闷6~12小时,晾干后播种。3、防治小麦霜霉病用35%甲霜灵拌种剂20~30g,对水700mL,拌麦种10kg。4、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20mL、48%毒死蜱乳油10~20mL,对水700mL,拌麦种10kg。5、防治飞虱、蚜虫、叶蝉等传毒媒介及苗期害虫,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0g或70%噻虫嗪可分散粒剂10~20g,对水700mL,拌麦种10kg。注意事项:根据需要可以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拌种,一般先用杀虫剂,晾干后再用杀菌剂拌种,并根据不同药剂的特性进行堆闷。或采用混配制剂拌种,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考药剂说明书。三、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分蘖期主要防治对象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病毒病、地下害虫、蚜虫、麦田杂草等。具体方法如下。1、病害防治如前期病害未进行防治或效果不好,该期发现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后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或25%丙环唑乳油20mL,对水30kg喷雾,能兼防几种病害。2、虫害防治靠近路边、荒地、其他作物田等处的麦田应及时进行苗期害虫防治。用有机磷农药1000倍或菊酯农药2000倍液喷雾。可以兼治蚜虫、飞虱、叶蝉、赤须盲蝽等害虫,预防病毒病。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可撒施辛硫磷毒土,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3kg,加细土30~40kg拌匀,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划锄覆土;也可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750kg顺垄沟施,可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50g,加适量水拌炒香的麦麸5kg和青菜叶,于傍晚堆施或撒施麦垄间,诱杀蝼蛄。3、杂草防治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加水30kg均匀喷雾;禾本科杂草的防治对于雀麦,可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或甲基二磺隆。时间不宜太晚,在小麦出苗后30天左右为宜。四、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越冬期此期病虫草害一般停止为害,暖冬年份和南方麦区主要防治对象是红蜘蛛。小麦红蜘蛛达到防治指标时,%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五、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返青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纹枯病、黄花叶病、红蜘蛛、麦田杂草等。(1)纹枯病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mL、20%%烯唑醇可湿性粉刺20g,以上药剂任选1种,对水50~60kg,均匀喷雾于茎基部。发生严重的地块7~10天后应再喷一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黄花叶病在发病初期,喷洒病毒必克或宁南霉素等药剂,并及时施用速效氮肥,促使小麦健壮生长。(3)%阿维菌素4000倍液等化学杀螨剂喷雾防治。(4)麦田除草以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
小麦从种到收的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