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柳宗元谪居永州和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心态比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柳宗元谪居永州与苏轼谪居
黄州期间心态比较
08中文(本)泗洪许石玲
【摘要】:柳宗元、苏轼同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仕途上却不甚顺利,政治理想破灭后,均被一贬再贬。二人遭遇相似,被贬后的心态却不尽相同。本论文通过对柳、苏二人贬谪永州、黄州时期部分作品的比较,管窥二人心态的异同,探究其心态的成因。
【关键词】:柳宗元苏轼永州黄州谪居心态
柳宗元与苏轼均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二人在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苏轼的豪放词,都是文学史上的最高典范。但在仕途上,二人却不甚顺利。正当他们意气风发、想大有作为之时,却遭到迎头痛击,政治理想破灭,分别被贬永州、黄州。二人遭遇相似,被贬后的心态却不尽相同。本论文通过对柳苏二人谪居永州、黄州期间创作的部分作品的比较,管窥二人心态的异同,探究其心态的成因。
一、从作品中探寻人物心态
(一)从“永州八记”等文看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心态
谪居永州是柳宗元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广泛。其中最为世间传诵的是山水游记,特别是著名的“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借物写心,抒发失意情怀和牢骚怨气,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而他的山水游记,折射出他谪居永州时期的心态。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首篇,柳宗元在开篇就写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1](P142)深深的负罪感忧惧感诉诸笔端。此记作于元和四年(809),是柳宗元到永州的第五年,由此可见,他一直是以罪人的身份谪居永州,长期被负罪感忧惧感所笼罩。
除了负罪感忧惧感外,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还满怀孤寂、凄清。《钴姆潭记》中“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P147)设想中秋观月的情景,“乐”而忘乡。貌似冲淡,实则激愤,以一个“乐”字透出遭贬“居夷”的悲怨凄楚。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这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的意味。这种心态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流露的更为明显。《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描绘的小石潭景物清幽美妙,然而“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P154)潭周围的环境,氛围凄清异常,是客观描写,更是柳宗元的主观感受。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然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 [1](P154)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树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柳宗元心中那一尘不染的小石潭被弃于这荒僻之地,它就是怀抱利器而被贬谪的另一个自己。小石潭的环境描写,是柳宗元当时心境的折射,尤其是篇末对冷清寂静环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展示出作者心同此境的状态。
盼归也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期的心态之一。《钴鉧潭西小丘记》叙述小丘遭际:始为“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待整饬之后,“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1](P150)小丘呈现出一派奇异胜景,使“读者立觉当时之人与地宛在”(《柳文指要》卷二十九) 。小丘被冷落的遭遇,亦即作者被遗弃的命运。文章着力描写了小丘环境景物之美,同情小丘长期被弃置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

柳宗元谪居永州和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心态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