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调研.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调研1突出抓好村村通缩小广播电视城乡差距XX市广播电视局局长XXX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立足XX实际,落实中央要求,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全市广播电视发展思路,切实将建设重心落到农村,力争在未年,基本消除XX广播电视明显存在的城乡差距。一、XX广播电视发展基本情况 1、基本现状。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市级播出机构2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座;有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6个,广播电视发射台、差转台46个;乡村两级广播电视设施完好率在0%左右;全市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总计达2%;市级台有自办电视频道4个,广播频道2个;各县(市、区)台都有自办广播电视节目。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中央、省、市的要求比,与同行业先进地区比,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城市和农村有效覆盖不平衡。目前我市城市居民几乎全部能看有线电视,能收看40套左右的高指标节目,能收听10套以上广播。而在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只有12%;有近68%的农户还在使用落后的室外拉杆天线,接收效果无保障,看不多、看不好、不安全、不能接收中央台节目。有20%的农户还存在听广播、看电视难,甚至有的地方只能接受一套电视节目信号。农村群众希望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的愿望日益迫切。乡村两级组织对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要求越越强烈。中央要求在2010年之前,农村至少能收看8套电视节目,收听4套广播节目(包括中央一套、七套、少儿频道和省、市主要频道)。我市农村广播电视的落后情况和明显的城乡差距,已经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已成为构建和谐广电首当其冲的问题。 3、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主要障碍。一是自然条障碍。我市有区、丘陵、平坝,地形复杂,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难度较大。采用单一方式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必须采用多种技术方式,覆盖成本相对较大。特别是在丘陵农村,人口占全市的40%以上,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却十分薄弱。二是思想观念障碍。发展农村广播电视是为了农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经济、科技、化知识的公益性事业。但是长期以,我们一些管理者、经营者却把农村广播电视看成一种纯商品,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看成由市场主导的营销行为。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产业轻事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观念,导致城乡广播电视工作失衡。三是管理体制障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广播电视是乡镇属地管理。有的乡镇由于资金困难,又没有专职的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设施、设备常年失修,广播电视常年不通。2000年农村机构改革后,许多地方实行县乡分级投资、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呈条块分割格局。由于缺乏规划、建设、营运的统一性,农村广播电视无法实现集约化发展。二、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广播电视的对策 1、抓住“村村通”契机,尽快改善农村广电事业现状。国家新一轮“村村通”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我市有6000多个“村村通”建设点。完成好这项任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落后面貌。结合农村经济和自然条的实际,采用以有线电视为主,兼容其他手段的覆盖方式,使广大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共同公平分享广播电视资。有线电视应用先进的光纤技术

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调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