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银行职员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银行职员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站在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为同学们讲故事的情景,可是今天,当我再次站在讲台上,讲述的不再是用美丽词汇编写的童话,当然也不是一次竞争的演讲,我仅仅是在用我的心去描绘一个无须华丽的词藻来装饰的巨变,一个农行人深深的感动与*。当我的目光第一次触摸到农行,是那一抹深深的绿色……那高悬在大街小巷的农行行徽、那路边硕大的广告牌,让我一瞥难忘的是那象征着收获的麦穗标志,它尤如一丛绿油油的希望,让我仿佛看见了农行正在祖国大地上*的繁衍、茁壮的成长,终于长成了今天的一棵棵参天大树,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然而就是为了这片绿,又饱含了多少农行人的艰辛与付出、泪水与欢笑、成功与喜悦…… 1979年刚刚从人行分家的xx农行可谓一贫如洗,破旧简陋的办公室、营业间,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本帐簿、几架算盘,外加几十号人马就组成了一个“新家”,甚至连一台车也没有,上下介头寸就用自行车代替。还记得我们曾经历的信用社分家、农发行脱钩,就象一个个从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虽然母亲是那么的留恋,但她又是那么勇敢果断,因为放飞孩子就是放飞希望,就是走向未来;又记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一个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化,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全面推向了市场,在许多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包袱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渐渐地丢掉投入大产出小的农村阵地,艰难地走出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没有气馁、没有妥协,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再看今朝,怎不令人振奋、令人自豪。你看,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立起来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建起来了,优质文明服务做起来了,高科技网络架起来了,我们的农行强大起来了!我也成了一株含露初放的麦穗,感受着农行的每一次变革、每一次转折,特别是在我身边默默奉献,润物无声的农行人、农行事。这些年来,xx支行的几届领导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尤其是交流干部,只争朝夕,忘我工作,掌舵把方向,传好接力棒,为xx支行的美好明天呕心沥血,卧薪尝胆,只求奉献,不图回报。xxx行长针对当时信贷管理混乱,干部职工思想复杂,
“三违”贷款异常严重的实际,严格信贷制度,力排一切艰难险阻,整肃行风行纪,使同志们又重新找回了信心。为尽快改善资产质量,xx行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针对地域实际,不坐小车坐摩托,冒着炎热酷暑,和信贷员一起走村串户收贷款,被传为佳话。在领导的带领下,广大员工发扬了老黄牛的精神,自觉以大局为重,共同走过一道道坎,淌过一条条河,使xx支行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强。老先进xxx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参加农行工作18年来一直奋斗在储蓄岗位,十多年来如一日,坚持不懈地揽客户抓存款,累计吸纳储户存款xx多万元,曾十多次被评为市、县政府和农行的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省分行迎新春优质文明服务标兵,特别是近几年家庭困难重重,丈夫因身患肝硬化等多种重大疾病分流回家,自己也患上了淋巴结核肿瘤病,但她带病坚持工作,一心当先,从不落后。支行营业部是1997年底从交通街迁到炎帝中路,没有带一个账户,没有带一笔存款,纯粹靠
“白手”起家,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客户,为了一切客户,为了客户一切”的理念,拼抢市场,抢挖客户,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三比

银行职员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