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赏析曹植洛神赋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洛神赋赏析-曹植洛神赋赏析论《洛神赋》中的曹植论《洛神赋》抒人生失意的主题 2016014431 人文学院09中本4 洪秀玲摘要:曹植的《洛神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曹植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作。其创造意图一直都是文学界的一个谜,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在这些的基础上,结合曹植的人生经历、当时的政治环境等,阐述《洛神赋》抒人生失意的主题。关键词:曹植洛神赋述志文学反映论人生失意曹植,字子健。他自幼聪慧,《法苑珠林》曾如此记录:“十岁能属文,下笔便成,初不改变,世间艺术,无不毕善。邯郸淳见而骇服,移为无人”。山水诗派创始人,南朝谢灵运曾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由此可见,曹植是何等的天才。《洛神赋》是曹植写于黄初三年,就是公元222年。曹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曹植借《洛神赋》抒发了人生失意的主题。在封建社会世袭制度之下,立嗣一直是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大事。为了争立太子,取得王位的继承权,兄弟相残,反目成仇的事,比比皆是。在曹植生活的社会里,同样也是如此。曹植的聪明的确受到过曹操的重视。及至建安十六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以后,曹操想立曹植的态度就已经比较明朗了,但争夺立嗣的斗争却更趋白热化。经历了一番斗争后,曹操最终放弃了曾对其“深异之”的曹植, 立曹丕为世子。曹植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内不自安”中。及至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他更是成了俎上之肉,任人宰割了。曹植后期的诗歌可分为四类:; 、弃妇托寓身世,;。《洛神赋》即是幻想神仙,又是述志。表面是写君王与洛神的真挚爱情,但最终因人神殊途,无法结合而惆怅离别。但是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与当时君王曹丕之间的关系而悲伤,为自己无法建功立业而惆怅。《洛神赋》中,曹植有借人神之间的凄悲的爱情故事,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意。曹丕与曹植是同父共母的兄弟,但是为了争夺王位,却反目成仇。《世说新语·文学篇》中说,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一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此诗不难看出,曹植与曹丕当时的矛盾之大,曹植对昔日兄弟情如今仇目相视而痛心。列宁曾说过,“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这段话中,文学反映论被提出。文学是人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反映。黄初三年,曹植被诬告,召至京都。他知道“身轻与鸿毛,而谤重于泰山”,因而鼓起勇气,自我辩白。曹丕免了他的罪,曹植大受感动。但是,当时不得被重用、但又决心建工立业的曹植来说,他的人生相当苦闷。在返回封地鄄城途中,一路车困马乏,在洛水之畔休息徘徊而作下《洛神赋》。《洛神赋》无疑是曹植当时对自己的处境、心情的一种反映。洛神与君王相遇,相互倾慕,但却最终逃不过人神殊途,无从结合而惆怅离别的命运。曹植与曹丕本是同父共母的兄弟,如今乃是君臣之别。而且由于政治纷争,两人并不能像普通家庭里的兄弟那样。此赋中,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洛神之美:“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这曼妙的身姿,令人惊讶,君王也为之动情。这宛如曹植的才能,令人惊讶。曾有古书如此评价曹植,“古今才人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此二者,独魏陈思”。除此以外,许多文献都有关曹植才能的记载。可见,曹植的才能是毋容置疑的。君王向洛神表示爱慕,且洛神“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但君王最终却“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因惟恐美丽的洛神在欺骗自己,而惆怅犹疑将信将疑,用男女之间的礼仪来约束控制了自己。面对这,洛神惟有“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这宛如曹丕虽曾曹植间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但是在当时封建社会王权争夺中,曹丕却不得不怀疑昔日兄弟,与曹植相残。曹植在写这《洛神赋》之前,因被诬告,召至京都。他鼓起勇气,自我辩白。曹丕免了他的罪,曹植大受感动。而且此时,曹丕已继承王位三年,大局已定。曹植与曹丕争夺之心早已消去,更多的是建功立业的雄心。曹植欲为尽忠于当时的君王—曹丕,但因为曾经的王位争夺、以及曹丕的不信任,建功立业的雄心并不能如愿。《洛神赋》一直都有另一个说法,描写曹植与甄后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但是,经过学术界的考研,这一说法被否决。故如今大多认为是抒发曹植人生失意的。参考文献:1.《曹植传》 2.《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世说新语·文学篇》

洛神赋赏析曹植洛神赋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568 KB
  • 时间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