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庸小说中的中医药文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0引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于1955~1972年18年间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作品,自问世之日起,即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性格饱满的人物、丰富瑰丽的想象、优美流畅的文字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流传遍及全球,50年来长盛不衰。其作品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的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是20世纪公认的新派武侠小说的典范。金庸小说之所以能有此成就,除了自身的武侠元素以外,还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全面的反映。金庸本人是法学家、历史学家,又精研佛学,爱好围棋、太极拳,做过记者、翻译、编辑、编剧、导演等,学识渊博。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人生阅历,使他的小说以优美的文笔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而在反映中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整个中国小说史上,都罕有与其比肩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小说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还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今天,中医作为文化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门类中,在中国群众生活以至社会经济生活中还能起相当作用者,除了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使用的汉语、汉字外,唯中医药而已。对医学一道,金庸小说也用了大量篇幅进行介绍,尤其在《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射雕英雄传》等书中,对中医理论、药物学、针灸经络学等中医药文化的描写非常详尽。同时,金庸将医药学知识放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加以描述,读来颇有趣味性,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一个感性的、粗浅的认识。由于中医药在中国源远流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读者对小说中关于中医药的描写自然有亲切之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文化有所疏远,加上作者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为了情节的需要不免添油加醋、夸大其词,因而小说中的中医药三虚七实、虚实夹杂,不经意间又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1武侠小说与中医药的关联武侠小说所描绘的江湖世界,其实或多或少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江湖中人赖以生计的职业手段各有不同,其中有地方豪强、渔夫樵子、书生秀才、僧尼道人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谁,大多都会武术功夫,否则就无法在江湖上立足。除了武功以外,还有一门技术是武林人士的必修课,这就是医药知识。《射雕英雄传》中指出:“初练粗浅功夫,须由师父传授怎生挨打而不受重伤,到了武功精深之时,就得研习护身保命、解穴救伤、接骨疗毒诸般法门。”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认为:“古代凡习武之人,多少懂点中医的道理。”[1]其实,不独武侠小说,现实也是如此。我国古代医武不分,有所谓“医武一家”之说[2],如天下武术正宗少林寺,传有大量验方秘笈,其内容以骨伤、点穴、针灸、推拿为主,形成了著名的少林伤科学派[3-5];近代广东佛山武师黄飞鸿不仅武艺精湛,而且医术高明,尤精于骨伤科,在广州设有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6]。现代的一些名医,出于养生、功力训练的需要,也精通武术、功法,如骨伤科名家郑怀贤医学造诣深厚,又精通太极、形意、八卦、擒拿、飞叉等功夫,被称为“骨伤圣手”、“武医宗师”[7]。武侠小说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常常着力于对中医药的描写,其与中医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武术气功理论多有与医学理论相通者,如太极拳、两仪刀

金庸小说中的中医药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