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次段考高一地理答题卷
题号
选择题
12
13
14
总分
得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3小题,共56分) @ 高#考#资#源#网
B
C
A
D
,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
(3)由A点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4)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36题图
(5)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
(6)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时间,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间,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由向南转为向北的时间是。(填代号)
,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A处的风带名称是,.
(3)B处与90°N同属于气压带,但成因不同, 属热力成因.
(4)C气流来自气压带,在此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5)该图表示的季节亚欧大陆上有一个气压中心,亚洲东部盛行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12分)
(1)判断气候类型:A ; @ 高#考#资#源#网
(2)A气候形成的原因是;此气候类型冬季的特征是;主要分布在大陆的___(东、西)岸;
(3)与A气候纬度相当大陆东岸的气候是;
(4)惠州的气候类型是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次段考高一地理试题
出题人:陈运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说明: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请把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右下图是M、N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完成2――3题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下图是“风向示意图”,读图,当风速稳定后,完成4――6题
:
B. b C. c D. 一样大
:
A. 地转偏向力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 摩擦力 D. 风向
6. 此风形成于:
A. 北半球近地面 B. 南半球近地面 C. 北半球高空 D. 北半球高空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7~8题。
⑤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高#考#资#源#网
9、当亚欧大陆上高压势力强盛时:
: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若
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7~8题。
⑤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9、当亚欧大陆上高压势力强盛时:
: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若
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 高#考#资#源#网
广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