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
1、建国后农民负担问题
《管子》:《权修》、《版法》和《宙合》“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 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民不足,令乃辱;民殃苦,令不行。”
廖鲁言:《关于乡村财政、农民负担、乡村小学教育及乡政工作的情况和意见》“包”、“禁”、“筹”
2、农村现状――发展严重滞后,农民增收缓慢
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
第二,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
第三,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
第四,农村的社会事业明显滞后。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利辛县路营村农民丁作明带头向县委反映村干部乱收提留款、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村干部及乡领导为此记恨,动用执法人员把他拉到警察派出所活活打死; 固镇县小张庄村干部横征暴敛,村民要求清算村财务账目,有案在身却没服刑的村委会副主任竟然带着儿子提着刀,向村民清账小组的代表大开杀戒,砍成四死一伤; 临泉县王营村党员王俊彬等人向上级组织反映村干部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结果整个村庄遭到执法部门镇压,千多村民仓皇逃到邻省。
3、解决办法―多予、少取、放活
6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1982年1月1日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
小康社会.农民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