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光的散射问题的讨论
结合相关文献从以下及方面来讨论:
光的散射的研究的发展史及其内涵和外延
从入射光的性质出发讨论包括康普顿效应在内的散射现象
从散射物质(介质)的性质出发讨论包括瑞利散射,米散射在内的散射现象
从散射后的反射光的性质出发讨论包括布里渊散射在内的散射现象
从光的传播途径出发讨论各种散射及它的相关应用
1)从入射光,介质,传播途径,反射光等各方面对光的散射问题进行全方位成体系的讨论
2)对光的散射的提高进行探索,提高其应用价值
论文题目光学理论和电磁学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1、光本性认识过程和光学的分支。
、光本性的认识。
、光学的分支。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波动光学)
、量子光学
、得出结论光学理论与电磁理论存在联系与区别。
2、光学理论与电磁理论的联系
、用电磁理论解释光学当中的半波损失现象。
、光在介质表面的反射与折射与电磁理论的联系。
、用电磁理论解释光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偏振等现象。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光与电磁波在金属中的传播。
3、光学理论与电磁理论的区别
3. 1、光产生与电磁波产生之间的区别。
3. 2、光学理论与电磁理论在辐射能量上的区别(光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3. 3、光的电磁理论不能解释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 4、光与电磁波传播的区别。
、微波与无线电波的传播。
、光波的传播。
4、反思
微格教学评价法
微格教学概述
微格教学这个名词,曾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对其表述也有多种。如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艾伦(Dwight )说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麦克里斯和恩文说它是“一个缩减的教学实践,它在班级大小,课程长度和教学复杂程度上都被缩减了”。也有研究组认为,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对微格教学的实质而言,通过学习与研究,人们认为它可定义如下:它是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对教师(或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达到其综合教学技能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职前教师(师范生)和培训在职教师的有效手段。
微格教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产物,1958年美国开始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它涉及到课程设置、教育结构、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等各教育领域。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十分活跃,他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或师范生进行科学化的培训,旨在使受培训者尽快地成为“更好一些”的教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角色扮演”(相当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前的试讲)进行改造和研究中,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师范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如何使教师(或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上,并明确提出了对教学行为要有分析和反馈,以便提高培训效果;对教学技能要有系统和科学的分类,以便明确培训目的和进行评价;对每一种技能都要进行严格训练,以便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受培训者掌握综合教学技能。在如何进行反馈方面,使用了音像摄录设备,使教学技能的反馈能做到及时、准确、具体。并形成各种风格的生动教学。这样,微格教学便产生了。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微格教学自1963年提出后,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师范教育首先接受了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在英国,微格教学被安排在四年制的教育学士课程内,接受微格教学训练后,教育学士师范生再到各中学进行教育实习。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从1973年开始,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悉尼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实践开发的微格教学课程,是移植、改进最成功的一例,获得了世界声誉。他们编著的一套微格教学教材和示范录像带已被澳大利亚80%的师资培训机构以及英国、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师范院校所采用。
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l)引进期(20世纪80年代初~1989年)
在美、英、澳等国风靡一时的微格教学在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教育界(准确地说是电教界)
论文提纲及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