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钢3200m3高炉应用低品位矿冶炼操作实践
杨晓栋,姚红新,孙亮,李宏飞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天津300301)
摘要:针对天钢3200m3高炉入炉矿品味降低的情况,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管理、优化炉料结构、实行工长操作标准化制度、采用低硅低硫冶炼、保持合理的实际风速和鼓风动能、提高炉顶压力等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均衡和高效化生产,为大型高炉低品位冶炼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高炉;铁矿石;品位;冶炼;实践
1 引言
天津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共有3座高炉,2#高炉有效容积3200m3,高炉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高径比H/,属于矮胖型高炉,风口32个,铁口4个,°。炉底采用水冷炭砖炉底、炉缸采用陶瓷杯先进技术,炉体为全冷却壁设计薄壁炉衬,冷却系统采用软水闭路循环冷却,其中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共5段铜冷却壁。炉顶为PW公司串罐式无钟炉顶,及4座俄国卡鲁金顶燃式热风炉等先进设备,INBA法水冲渣工艺。
2 高炉生产简述
高炉具体数据见表1。
天钢3200m3高炉自2006年5月2日开炉投产到2009年底,一直处于低水平冶炼状态,各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不够理想,而且炉况经常波动,反复烧炉和洗炉,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公司和炼铁厂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成为了制约铁厂乃至公司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打破这个瓶颈,优化3200m3高炉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就显得极为重要,但优化指标的同时是寻找“短板”和弥补“短板”的过程。在2009年,炼铁厂3200m3高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并借鉴宝钢、武钢等先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弥补了许多技术上的不足,2009年虽然指标不好,但是进行的工艺改进,技术的投入和管理的革新为201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不断优化,使得天钢3200m3高炉在2010年各项指标获得了质的飞跃,同时管理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更是直接解决了3200m3高炉制约公司发展的限制性环节。但由于2011年受外围市场影响,入炉品位从6月开始大幅度下降,渣铁比大幅度上升,最高到450kg/t,导致整体压差升高,炉况出现频繁波动现象,在保证炉况顺行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高炉强度,不追求高产。我们认真落实炼铁厂的工作部署,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强化细节操作,使炉况基本维持顺行,具体生产指标见表2(焦比包括焦丁比)。
表2中显示在2011年中旬开始入炉品位开行明显,由于炉况不太适应,燃料比上行较多,经过一系列的措施,炉况恢复稳定,燃料比恢复正常。2012年由于市场进一步恶化,公司要求限制产量,所以2012年产量明显下降。品位与燃料比趋势见图1。
3 高炉低品位冶炼的技术措施
保证充沛的中心的同时适当发展边缘气流
由于原燃料条件的限制,2009年年底高炉放弃中心不加焦的装料制度,采用了中心加焦的布料方式。高炉冶炼实践表明,高炉想要维持长期稳定顺行,必须要在开放中心的同时适当发展边缘。2011年下半年开始,高炉原燃料条件受钢铁市场影响进一步恶化,入炉品位从58%%,渣铁比最高上升到470kg/t,导致炉况长时间波动,壁体难以稳定,燃料比上行较多。装料制度从表3调为表4,之后炉况渐渐适应现原料条件。
实行工长操作标准化
炉温趋势判断是高炉操作的重点,能否正确判断
天钢3200m^ 3 高炉应用低品位矿冶炼操作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