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凤凰”——王熙凤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在书中刻画的众多人物中,王熙凤是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历来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试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才干、威势、心机和口才四个方面分析王熙凤的性格与形成原因,并与当时的社会因素结合起来,阐述了之所以出现凤姐悲剧的原因,最后还揭示了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关键词:精明强干;心狠手辣;工于心计;能言善辩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最鲜活、最生活化又最出彩的一个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已故闻名红学家王昆仑有一句名言:《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于她的评论历来是贬过于褒,赋予其性格的形容也多为圆滑、贪婪、狠毒。但作为艺术形象,她是非常复杂的,多侧面的,是立体的。读者住恨她的同时对她也有好感,甚至是同情。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一、凤姐是怎样的一个人王熙凤,又称凤姐。太虚幻境薄命司对她的判词是:“凡乌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是繁体字“凤”的拆字。这里以鸟中凤凰比凤姐,说明她有精彩的才能,然而她又具有封建统治者的贪婪、狠毒。凤姐之所以让人恨不起来,大多是为她身上折射出的光彩和魅力所折服。1、精明能干、泼辣自信《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为我们勾勒出一位模柞标致、言谈爽利、心思细密的管家奶奶的形象。读者心中对凤姐已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不禁期待她的出现。对此,曹雪芹又精心没计了她的出场。黛玉初进贾府时,众人皆敛声屏息,独凤姐放诞: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未得迎接远客!”凤姐如众星捧月般被一群媳妇丫环簇拥着才出场了。只见地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黛玉立刻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著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渭‘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的话透露出对凤姐的喜爱,同时也可以看出凤姐在贾府的地位,这一出场可谓与众不同、气魄特殊,凤姐泼辣爽利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红楼”中优美的女人比比皆是,为何独有王熙凤脱颖而出,在那个以父权为中央的大家收中得到“呼风唤雨”的地位呢?这不是靠着她优美的容貌换来的,而是凭着自己的勇气、胆识、智慧和自信,“摸爬滚打”出来的。凤姐出身于和贾、史、薛同为四人家族的金陵王家,财富可比东海龙宫。四大家族世代姻亲,互相支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后来贾、史、薛三家都逐渐衰落,独有王熙凤的叔叔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都检点,是现实的在朝统领军权,声势煊赫的人物,贾、薛两家都仰仗他。①凤姐出身于如此高贵又在当权的大家庭,且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因此她见识相对丰富,多具有为人处事的才能。嫁到贾府作了孙少奶奶,既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又被派充荣府治理家务。她能居于优越的地位,也由于她在统治阶层中确有出众的才能。周瑞家的曾对刘姥姥介绍说:“这位凤站娘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样的模样儿,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②偏她又不是空长了张优美的脸蛋,事无巨细样样周到的本事,还是超强的。刘姥姥吃了口贾府的茄子,说味道古怪,凤姐张口就把那么复杂的菜谱说了出来,“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切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刚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
本科汉语言毕业论文《“末世凤凰”王熙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