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摩登女性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独立自主民族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文化资源碰撞、交流与整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报纸、杂志以及电影等媒介向国人传递了一个又一个时尚资讯,对中国摩登女性形象塑造产生影响。本文试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申报》、《良友画报》及电影中摩登女性形象为例,分析这一时段媒介对摩登女性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摩登女性;媒介形象;好莱坞
世界范围内的摩登女性形象是在20世纪女权运动的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的摩登女性是伴随着五四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1]。美国近代传媒和广告事业发展的较早,早在1890年,女性形象就已登上了当时发行量很大的《生活》杂志封面,这些女性形象有着和传统女性不同的大胆、自信的气质,被称为“吉布逊女郎”,成为了美国女性形象的代表,同时这些图像迅速出现在火柴、银器上,随着西方商品的流入,进入上海。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大都会,它也是流行时尚的前沿。在这一时期录这一时刻的女明星,使得女性形象浸染了更多的现代都市文明,也向中国影迷带来了世界明星的资讯。无论是电影、报纸或其他媒介,都展现了摩登女性等多样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影响着当时女性对其模仿。媒介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和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2],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终结性公共机构。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中摩登女性显然较为突出,无论是女性对于摩登女性形象的追捧,还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都占据主要地位。而这一时期,对摩登女性的特质、女性角色是否标准进行判断与评价,在潜移默化中使观众认可这些媒介现象所塑造的形象,媒介通过这样的展示与建构,使其在传播效果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潜能。
一、报刊中摩登女性形象的呈现与建构
媒介是形象的加工厂,人们对某一群体的了解,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形象再现。翻开这一时期的《玲珑》、《良友画报》、《影戏杂志》、《时代电影》、《唯美》、《时代画报》等杂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女性形象占据的主要的版面。伴随着好莱坞女性形象传入中国,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人物的模仿与塑造上,更体现在处于当时历史背景下女性形象的媒介建构。
(一)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为例
《申报》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产生较早的报刊广告,创办于1872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广告也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在1934年9月1日的《申报》共有24个版面,另外附有12版的增刊,据统计,近18个版面中都是广告,而在这些广告中,女性广告占据主要地位[3]。
这里面包括摩登女性、慈母、家庭主妇等,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广告就是香烟广告。身着洋装的西洋女郎,身子斜倚在宽大舒适的沙发中,轮廓分明的面容向上扬起,在沙发扶手上纤细修长的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香烟的烟雾升起。在女性广告中,女性面容秀丽、身材娇好,代言人多为时尚的摩登女性,代言产品有:香水、床垫、化妆品、烟等。
(二)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良友画报》为例
《良友画报》是广东商人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在上海创办的一份大型综合性画报。这份杂志从创刊到1945年10月结束,人称有我国侨胞居住的地方一定能找到《良友画报》的读者,在当时的影响是可想而知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摩登女性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