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田野在召唤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洁萍一、紧扣内容说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本课教学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在合作与共处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歌曲采用大调式、44拍,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规整对称。二、结合实际说学情: 掌握孩子特点是学习的关键,五年级的孩子处于小学高段,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视唱和合唱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所以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引导他们采用了体验、想象、模唱、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把一些枯燥难懂的演唱方法、音乐知识点牢固的记在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在愉快的歌唱。三、分析学情说目标: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所以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明亮轻快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合唱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赞美。根据音乐新大纲指出,学歌不是目的,要把音乐知识、情感、审美渗透到音乐中去,因此我确立了本课重点: 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本课难点: 是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四、教具准备: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我把这节课分成四个板块:感受音乐;趣味练声;学唱歌曲,体验情绪,培养合唱能力;展示歌曲。第一板块:情景导入1、组织教学、感受音乐: 我领着孩子们听音乐《田野在召唤》伴奏音乐踏步进教室。(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这种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强大动力。)(设计意图: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精神状态,引入新课水到渠成。)第二板块:趣味练声1、模仿春风的声音师:最近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老师听听谁模仿的最像。师:我们一起用“呼”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你们听,一阵轻柔的春风吹来了。(打开课件)(1)师弹琴用“hu”范唱旋律。师:请同学们用手划旋律线随音乐来表现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    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模仿春风的声音。(设计意图:让学生深深呼吸大自然带来的新鲜空气,达到简单的气息练习。)2、模仿春雨的声音(1)教师用“滴答”范唱旋律。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教室,吹得老师太舒服了。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课件展示)(2)唱好曲谱中的休止符。师: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你们用动作来模仿一下。(3)学生随琴演唱。师: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模仿春风、春雨的场面,好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氛围,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建立对声音的联想,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3

田野在召唤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