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3课第一教时总第7教时一、导入新课,揭题。1、教师介绍周婷婷的事迹。2、简单介绍海伦的事迹。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①读准字音。②读词语。③指名分节读课文,看是否正确、通顺。④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的是什么。2、分小组讨论。3、全班汇报、交流。4、分部分朗读,要求读通顺。四、作业1、指导写生字。2、用钢笔描红、临写。3、朗读课文。第3课第二教时总第8教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自读第一节,想一想: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同学小组间交流。3、集体评议。4、指导朗读。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的身边,她是怎么做的?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2、分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评议。①沙利文老师开始是怎么教海伦的?后来呢?②海伦开始是怎样的表现?③海伦接着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④对刚才的理解你有什么新的体会?4、指导反复朗读有关语句。四、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五、作业1、抄写词语。2、用“喜悦”、“如饥似渴”造句。3、朗读课文。第3课第三教时总第9教时一、复习1、用“喜悦”、“如饥似渴”造句。比一比谁说得好。2、海伦在沙利文老师
海伦凯勒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