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免费...
摘要大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年的引江济太试验对缓解大湖水质恶化、使死水流动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在本质上仍然还是要先治污。因此,引江济大工程需要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有机结合,分阶段实施。关键词大湖流域引江济太水资源评价水功能区划
太湖流
域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1999年全区,总人口近3625万,人口密度达979人/km2,人均CDP接近3000美元,为
。但是,由于该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不仅洪水威胁及其灾害损失突出,如1991年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而且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尤其是近1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Ⅱ类水质状态发展到90年代中期平均达到的Ⅳ类、l/3的湖区水质为V类的严重情况。目前,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在枯水和干早年份经常出现比较典型的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严重影响甚至困扰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太湖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2001年9月的国务院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就提出了
“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指示。2002年1月太湖流域管理局在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下,正式启动了引江济太调水实验工程。2003年12月,笔者参加了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引江济太与流域水资源调度专题调研,学习和了解了一些情况,下面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目的是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水质性缺水问题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一、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实践与新的挑战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望虞河工程将长江水引人太湖,改善太湖水环境,并通过太湖向周边地区供水,由此带动流域内其他诸多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加快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缩短太湖换水周期。调水试验要把改善太湖和河网水环境作为引江济太的战略重点,解决引江济太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规划进一步扩大引江济太规模的工程方案提供借鉴,为今后搞好流域水资源配置,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实现“静态河网、动态水体,科学调度,合理配置”的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基础。
调水试验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有5个方面,即:
①引江济太引水与防洪排涝关系;
②引水与望虞河西岸污水出路关系;
③流域引水与区域用水关系;
④引江济太能力和效果评估;
⑤引水试验运行管理。
笔者认为,近2年的试验达到了阶段目标,特别是2003年太湖流域遭遇大旱的调水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说明,在现阶段实施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水环境面临的问题有明显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规律,达到总体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实践,也会发现一些新的和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迎接新的挑战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就调研中提出的若干讨论概述如下:
(1)太湖流域受水质型缺水困扰十分严重,在无锡附近如梅梁湖、贡湖以及湖西北水域,经常出现大面积“水华”。引江济太调水后,流域哪些区域水质有明显改善?哪些区域水环境仍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