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当代,在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的情况下,针对这一教育的种种弊端,一种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素质教育已经在国内沸沸扬扬了,它代表着教育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其中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得并不乐观,特别是中小学的德育问题。加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十分必要并且紧迫的任务,而且这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现在中小学德育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对德育认识的不足;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新重视教育,人们对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以及任务的认识总体还是趋于认同的,但是却存在社会、学校、家庭认识不一致的问题。国家和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些因素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估计不足,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不协调。此外,中小学的学校往往以教学为中心,很多学校都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学校的德育也就无可指责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校,以及相关部门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和任务来加强德育,但由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认识不足或者学生自己没有引起重视,学校不能形成一种德育氛围和常规,各方面责任不到位的情况也普遍存在。现在中小学德育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二、是在应试教育普遍盛行的情况下,学校教学往往重智轻德;一、是对德育认识的不足;不是没有认识到德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是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以牺牲德育为代价,片面注重知识的教学。也鉴于此,德育的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提高。现在中小学德育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二、是在应试教育普遍盛行的情况下,学校教学往往重智轻德;三、是德育的内容大而空,教育者难以把握,并且没有正确的方法做支撑;一、是对德育认识的不足;从德育的范畴来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学校德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内容庞杂,缺乏系统性,也给德育的实行者带来相当程度的困惑,和难驾控性,教育者往往不知道到底该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来推行德育课程。现在中小学德育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二、是在应试教育普遍盛行的情况下,学校教学往往重智轻德;三、是德育的内容大而空,教育者难以把握,并且没有正确的方法做支撑;四、是德育的渠道单一。一、是对德育认识的不足;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没有对德育认识和实施形成合力,造成社会认为德育只是学校的事,而学校教育者则默认为德育是班主任,政治老师的任务,其他老师认为只要教好了自己的科目就好了。另外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的很多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德育的实施,这就使本来就脆弱的德育这堵围墙更加岌岌可危。
我国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