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把反刍动物蛋白质的研究重点转向过瘤胃氨基酸,使小肠中氨基酸的数量明显增加并接近理想水平来达到节省蛋白质饲料、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不过氨基酸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和利用比在猪、鸡生产中应用氨基酸困难得多,因为牛和羊的瘤胃具有发酵降解功能,使添加的氨基酸降解,而最终到达小肠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过瘤胃氨基酸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过瘤胃蛋白质的局限性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在日粮中用非降解蛋白质代替降解蛋白质,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数量下降。②可代谢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会影响牛奶的产量。就氨基酸含量和瘤胃发酵能力来说,鱼粉是蛋氨酸的良好来源;羽毛粉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血粉含较多的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玉米面筋粉是亮氨酸的良好来源,但赖氨酸含量低。结果饲喂某种氨基酸含量低的过瘤胃蛋白质,就会加重该种氨基酸的缺乏。③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也可能不容易消化。④不同来源的过瘤胃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自身的营养价值。⑤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合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另外,饲喂过瘤胃蛋白质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状况。这是因为奶牛必须代谢过量的氨基酸和排除过剩的氮素,从而也会造成环境污染。2过瘤胃氨基酸的类型及保护原理过瘤胃氨基酸(RPAA),又称瘤胃保护氨基酸、瘤胃旁路氨基酸,大致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包括氨基酸类似物、衍生物、金属螯合物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基于完成从类似物到氨基酸的转化,从而达到过瘤胃保护的效果;第二类为包被氨基酸,其保护原理是选择对pH值敏感的材料(如脂肪酸及其钙盐,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或聚合物与共聚物)包埋氨基酸,在瘤胃(~)内稳定,在真胃()内被分解,使氨基酸游离出来被小肠吸收,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为液体,分子式为C5H10O3S,,结构式为:。含水量约12%,有硫化物的特殊气味,其pH值为1~2,DL-蛋氨酸有效含量为88%。它是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的混合物,其含量分别为65%、20%和3%,主要由于羟基与羟基间的酯化作用而聚合。在胰腺中脂酶的作用下,多聚体可水解成单体。羟基蛋氨酸在十二指肠中被有效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其吸收速度与L-蛋氨酸在回肠中的吸收速度相近,到达肝脏和肾脏后经羟基酸氧化酶、D-型氨基酸氧化酶和转氨基酶作用转变为L-蛋氨酸被机体利用。MHA在瘤胃内能稳定24~36h,而未被保护的DL-蛋氨酸仅能稳定3~4h。MHA的一个优点就是它随瘤胃液移动,通过瘤胃的速度很快,而DL-蛋氨酸在瘤胃内随固相移动。Koeng等(2003)发现MHA可以在4~6h内通过瘤胃,从而避免瘤胃微生物的降解。有试验证明,血液中蛋氨酸浓度比十二指肠食糜中MHA还高,说明MHA的大部分直接通过瘤胃壁或者在小肠前段中的某一点被吸收。另外,肝脏和肾脏中含有将MHA转化为DL-蛋氨酸的酶,MHA的过瘤胃效果至少能达到40%。,分子式为(C5H9O3S)2Ca,,结构式为: 羟基蛋氨酸钙盐
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