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pps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标要求考纲展示考纲解读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废除宰相原因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②明初,胡惟庸做宰相后,权倾朝野,恣意妄为概况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内阁的出现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形成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发展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群臣性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影响内阁的建立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大象版)?内阁首辅与以往的宰相有何异同?明朝内阁与近代内阁有何不同?【答案】(1)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机构。(2)内阁首辅和宰相的权力都很大,但内阁首辅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3)明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近代内阁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专制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答案】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理;三是对人民思想控制日益加强。背景清初,仿照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措施中枢分权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设立军机处原因办理西北军务设立雍正帝在宫内设置特点①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②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③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作用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岳麓版)?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清设军机处,最初目的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2)反映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55273190
  • 文件大小517 KB
  • 时间2019-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