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指导标准一、安全管理组织标准 (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班组,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安全员、工艺技术员、质量员为成员的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班组可设1名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安全管理。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落实“一岗双责”,明确班组长、安全员及每个职工的安全职责及安全管理工作分工。 ,对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班组分散作业时,班组长应指定每分组工作的安全负责人。班组长除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生产管理职责及质量管理职责外,在规定范围内具有安全管理权、生产组织权及考核分配权等相应权利。 。明确班组长任用条件、产生办法和聘任方法,规范班组长选拔程序,选拔优秀的班组长。班组长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现场工作经历。 。企业要加大对班组长的考核奖惩力度,设立班组长岗位津贴和奖励标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班组长,要进行奖励;对出现失职、渎职等行为的班组长,要纳入问责范围,视影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制定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安全员创建标准,细化工作内容具体分值,将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目标全部进行量化。 ,使每一名职工都参与实际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轮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制订量化、细化的安全目标,并以安全责任书形式落实到个人;实行经济责任与岗位安全责任对应的分配机制,定期考核,奖惩兑现,推动岗位责任落实。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制定班组安全标准化手册。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班组基本情况、班组成员各项安全职责、班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现场、危险有毒有害工序(作业点)及重要安全设施图示、各种安全记录(表)、台账、报告和其他内容等。,并严格落实。班组安全建设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前班后会制度、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班组学习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活动日制度、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以及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它相关制度。 、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人手一册,人人熟知,严格执行。 ,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班组都必须提前制定出书面安全措施,并逐级把关、审批。 。 (手册),内容包括涉及本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涉及岗位的操作规程、安全设施管理台帐、安全活动(会议)记录、安全教育台帐、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危险源(点)监控记录、安全考核记录等,做到记录清楚、内容齐全、保存完好。三、岗位操作安全标准 。分岗位制定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或岗位作业卡,作业制度健全,操作行为规范。对于重要操作,班组应要求相关技术员下达操作指令或工作(
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指导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