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规范申报提示(仅供参考)一、企业在申报前请仔细阅读当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使用说明”,先查看各类、章注释、注解,再查正文。注解、申报要素内容以及申报要素后括号内的说明提示的内容必须在报关单上体现。注意要素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所填写的内容要满足海关归类、审价、审单等的需要(至少不会对归类、审价造成明显的影响及产生歧义)。二、企业在申报时,对于商品规范申报辅助系统提示的诸如“是否…”、“有无…”之类的申报要素,不能简单填报“是/否/有/无/非”等字样,以确保报关单规格型号栏显示内容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歧义。例如:“是否野生”可填报“非野生”,但不能填写“无”;“有无活性”可填报“无活性”,但不能填写“无”。三、申报要素附带有“括号”,提示说明内容的,应根据实际商品判断其提示的说明内容之间是“或(or)”还是“和(and)”的关系,并准确申报。主要有三种情形:(一)说明内容之间是“或(or)”关系的,应选择实际对应的项目申报,“外观(粉末、粒状、块状等)”,应按实际申报“粉末”或“粒状”或“块状”或说明内容未列明的其他外观形状;(二)说明内容之间是“和(and)”关系的,应逐项具体申报,“规格(成条等、浸渍或涂布物、每平方米克重)”,应按实际逐项具体申报为“成条、浸渍甘油、300克/平方米”;(三)说明内容之间既有“或(or)”又有“和(and)”关系的,应选择实际对应的项目分别申报,“制作或保存方法(鲜、干、去壳、未去壳)”,应按实际分别申报“鲜、未去壳”或“干、去壳”。四、《目录》注解对申报要素作具体要求的,应按照注解要求填报。如2013版《目录》注解要求28、29、30、32、33、34、38等章节商品的要素“包装”内容应足以判断是否零售包装,则具体格式应填写为“××计量单位(如公斤等)/包装容器(如桶等)”。注意:部分《目录》注解提示要求未在商品规范申报辅助系统中进行提示,企业在申报前仍需先查阅《目录》。五、其他要素的填报内容应能够满足海关归类、审价等要求。如品目8482项下滚珠轴承,申报要素“结构类型”应根据归类要求选择填写“调心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推力球轴承”等。六、对于针对某一级税号项下部分商品申报要求,如申报商品确属无需填报之特殊情形的,应填报为“无需报”。如税号28299000,其对应的申报要素2—如为高氯酸铵请注明粒度,如申报商品为溴酸盐、碘酸盐等,该要素的对应内容应填报为“无需报”。七、《目录》及商品规范申报辅助系统提示要求填写“中英文”的,应填写中文和英文。八、对于“拉丁学名”要素应填写国际通用的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希腊文表达的正式学名,不应填写成英文名。九、“成分含量”要素应同时申报商品的“成分”及“含量”。“成分”指货品所构成的部分或要素,一般指所含物质的种类;“含量”一般指所含物质的数量。28、29章的化工品原则上应将各成分报清且含量相加为100%,除非未明确申报的残留物质不影响归类。十、“规格型号”要素应同时申报货品的“规格”及“型号”。规格,主要表示货品大小尺寸,应申报完整,如块状、板状物申报“长宽厚”,卷状申报“宽幅、单层厚度、长度”,管状物申报“外径内径长度”等,原则上
商品规范申报要素审核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