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促土建工程专业职称改革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讲话和《决定》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意高远,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在人才的内涵、人才的评价、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论断和科学观点,为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专业技术职务是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的认可,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的评定是一项政策性强、影响面广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的背景下,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人事厅把职改工作作为建设系统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内容来抓,用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率先推出土建工程初、中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以考代评”,其改革成效已为业内人士和社会各届普遍认可。一、人才的科学界定,是职称改革的思想基础科学人才观明确了人才的科学界定,提出人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这个新的科学界定,既客观实映了人才多样性、多层次性和相对性特点,更在人才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将原来“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才是人才”的界定转变到包括工人、农民在内“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界定,为解决我国现有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和技能型人才短缺,人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建设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新的人才观指导职称改革工作,在建设行业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一方面,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数量众多的一线作业人员的素质、工作质量,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他们是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人才。过去,一线作业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职称,长期被排挤在人才范畴之外,他们的知识、劳动和创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包括职称在内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人才观的失误使建设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队伍的总体素质较差、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针对建设系统的这种行业特点和人才状况,省建设厅、人事厅首先选择了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土建工程专业初、中级职称工作作为突破口,进行任职资格“以考代评”的创新改革。“以考代评”从“人人都能成才”这个基点引发而出,放宽了报考条件、淡化了学历要求,取消了行业、身份、所有制等的限制,对外语的要求也更加贴近实际。这个政策出台后,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全省建设系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普遍认为“以考代评”遵循了中央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贯彻了科学人才观,真实反映了我省土建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心声,充分体现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土建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称的热情和积极性。全省有9800多人报考,为往年申报参评人数的5倍多,而在这9800多报考人员中,约有35%的人员是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但无学历或无规定专业学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以前他们不具备申报本级职称评定的条件,今年成了“以考代评”的首批“受益者”。“以考代评”是
土建职称论文 土建中级职称论文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