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
摘要:所谓滑坡,通常情况下是指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滑坡防治过程中,首先须确定边坡的破坏模式,根据破坏模式选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以及安全系数的确定。其中,稳定性计算的核心是合理地确定滑动面的形状、位置和岩体参数,硬质岩边坡滑动面是由岩体结构面组合贯通形成。
1、治理原则
通常情况下,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滑坡进行治理。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滑坡发生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掌握,同时对滑坡的外表地形、滑坡体的构造、滑动面、滑动体的土质,以及饱水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滑坡体的形成原因和机理,然后根据滑坡体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止滑坡总体防治规划。
2、工程概况
某滑坡位于某国道嵊州段,2009年8月15日上午9时15分左右,由于受台风“莫拉克”影响,连续多日强降雨,某国道三界镇某地段(K1575+850
―K1575+950)发生山体岩质大面积滑坡,造成1人轻伤,导致某国道嵊州段、县道清白线起点段交通中断和古文物清风亭的倒塌。滑坡造成的土石方数量为34500m3,属于中型滑坡,在嵊州市历史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山体岩质滑坡。由于某桥头上部高边坡土石仍有下滑的危险,威胁到某桥台稳定、公路正常运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滑坡地质条件

滑坡地处某省东部丘陵地貌区,山坡下缓上陡,坡度30°~40°,山体较陡峻。

滑坡区地层主要为2个工程地质层:(1)层含黏性土碎石:灰褐色,松散―稍密状,分布于丘陵缓坡上部。碎石岩性以浅紫红色晶屑凝灰岩为主,块径5~20cm不等,棱角状。~,坡脚稍厚。(2)层强风化晶屑凝灰岩:浅紫红色,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质较软,锤击易碎,分布丘陵斜坡及坡脚,厚度薄,~。

滑坡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余姚深断裂从滑坡区穿过,走向约30°,其形成于燕山晚期,地表为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大致平行或斜列的仰冲断裂,倾向东南,倾角60°~80°,组成宽约15~40km的断裂带。该断裂控制仙岩―马岙段曹娥江的走向。滑坡区岩体受构造影响较强烈,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
发育,主要的节理有:①105°∠30°~36°,顺坡向,倾角上缓下陡,延伸范围大,为压扭性节理面,微张,节理面上光滑平整,沿节理面有渗水,为本次滑坡滑动面,滑坡体沿此结构面滑塌;②265°∠68°,为坡面的张性节理,深而陡,节理面上铁锰质渲染,粗糙,延伸长,沿此节理面形成滑坡体后壁;③145°∠81°,微张―闭合,裂隙面铁锰质渲染,3~4条/m,延伸长;④45°∠75°,微张―闭合,裂隙面铁锰质渲染,2~3条/m,延伸较长;⑤185°∠70°,微张,3~4条/m,延伸较短;⑥230°∠77°~83°,节理面有扭曲,微张;⑦255°∠27°,微张―闭合,延伸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