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永寿县永红中学董艳艳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是作者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文章共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课文由“我的乐园”领起百草园,写了百草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和美女蛇的传说。写三味书屋时,作者选取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和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刻画了一位严厉而又可敬、可亲、有趣的老师。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将本文《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放在第一篇有其目的性与示范性。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文章中语言表现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优美迷任,又蕴涵哲理,了解与掌握课文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学习文章中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时光的描摹,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二)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作品。(2)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3)学习课文准确的选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4)学习课文运用比照突出文章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把握课文内容。(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合作地学习本文。(3)采用“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儿童健康成长情怀。(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准确的运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难点:1、体会“百草园”的“乐”。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本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百草园”部分,第二课时学习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作品。2、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3、学习课文准确的选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把握课文内容。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合作地学习本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准确的运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难点:体会“百草园”的“乐”。二、说学生七年级学生还未脱掉小学生的稚气,所以学生对本文的“乐”易于接受。应多为学生提供儿时乐的空间,以便让学生的乐与作者的乐相结合,最终达到共识效应。三、说教法虽说教无定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主要教学模式或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决定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法、激励法、设疑探究法等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自主探究性”的学,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