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主体地位的理性思考(5).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主体地位的理性思考
高翔一之
全心全意的依靠工人群众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原稳定隐患,最终可能丧失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我们要
则,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中关于共产党永从维护党的性质、突出我国国体政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远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观点,也是指党要代表工人群众的的高度来认识工人群众在国有企业中的主体地位间题。
利益,因为工人群众总是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所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配套,缺乏制度支持,职工权
以,国有企业在建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确认职工的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主体地位,是坚持“三个代表”、贯彻党的政治原则的大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涉及工人在企业中地位的主
问题。我们注意到,当前一些企业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和劳动
改造过程中,虚化职工地位的现象严重。在我国已加入法》等。《企业法》提出了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的职工代表
的条件下,这种情况不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大会制,确定了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
不利于提升国企的国际竟争力,不利于突出国有企业社会机构,可以行使的职权还比较全面,但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不利于“三个代表”理论的落实。因与之配套,缺乏可操作性。而《公司法》在体现职工权力
此,国有企业如何确认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既是一个重上较之《企业法》却退步了,职工对国有资产的股东代表
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相当于原有企业的领导人失去了选举、罢免或被征求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有关工人地位的问题及其后果意见的权利对企业经营方针和重大间题失去了审议权,
、理论研究和舆论宜传上重视不够。导致职工对改制只有提意见的权利对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没有决定
的不理解。权。只有建议权。至于《劳动法》,由于为数不少的企业
自从国有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以来,从理论没有健全的职工代表机构,以及实践中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研究和舆论宜传上,对于明确企业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职工利益的地位不明确,使劳动法》确定的维护劳动者
强调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等都有利益的原则以及相关措施难以全面贯彻执行,由此,职工
明确的定论,工人的主体地位则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尤其的企业主体地位也难以落实。
是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巨变之后,我们仍没有从理论职工对其主休地位的感受程度低,不利于调动职工
上引起高度认识,笔者认为这是十分有害的。共产党的执的生产积极性。
政地位是与工人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相连的,党与工人群失落感。随着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劳动保险制度
众是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党脱离了工人群众的支持,就的改革,职工的“铁饭碗”被打破,职工要面对下岗、失
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和执政的靠山,工人群众离开了党的领业,一些效益差的企业职工甚至有时连续数月领不到工
导和无产阶级政权的保护,就会重新沦人经济上受支配、资。医疗、住房制度改革无形中加大了职工的生活压力,
政治上受歧视的社会地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改制期难免出现的分配不公使贫富差距拉大,所以一些职
刻,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不从理论上强调职工的企业主体工会对自身地位产生失落感。
地位,那么打破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主体地位的理性思考(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