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定位测量施工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一、测量准备 2二、建筑定位放线 3三、基础开挖和基础施工放线 3四、结构施工测量 4五、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6六、沉降观测 6七、本工程所用的仪器 7一、测量准备所有进入现场测量、计量器具周期审定;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接桩手续;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A: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首先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B: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本控制网按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临两点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以内。C: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A: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二、建筑定位放线(1)根据原有建筑及红线用地,全站仪放出角点位置,用经纬仪对角点进行闭合检查,再由经纬仪控制。(2)测设轴线控制桩: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三、基础开挖和基础施工放线(1)基础开挖放线1)根据图纸坐标点,用全站仪将有关主控线定位在第一道支撑上,并进行闭合校测。2)土方开挖至第二道支撑底标高位置,用经纬仪将第一道支撑上的主控线投射到土面上,进行第二道支撑的施工。3)第二道支撑完成后,用经纬仪将第一道支撑上的主控线投射到第二道支撑上,并进行闭合校测。4)土方开挖至基础底标高,用经纬仪将第二道支撑上的主控线投射到土面上,进行基础土方开挖施工。(2)基础施工放线:1)做完垫层后,检查垫层标高。2)用经纬仪将控制线投测在垫层上,经闭合校测后,按设计图纸测设出轴线及墙、柱的位置线。3)以轴线为准,检查柱、墙、管道穿墙孔洞、重要埋件等位置。4)模板上口轴线位移不得超过±3mm,内墙用线坠检查,外墙用经纬仪检查。四、结构施工测量(1)结构竖向投测: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轴线向上投测时,要求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超过5mm,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30m<H≤60m时,10mm;60m<H≤90m时,15mm;90m<H时,20mm。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0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200mm×200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激光垂准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800mm为宜

定位测量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