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第 10 期企业经济 N O 12004
总第 290 期 E N T E R P R IS E C O N O M Y S eriaN O 2 9 0
加入 W TO 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效率变化
李希义,任若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t摘要1 本文采用基于投入的 DEA 方法,选取 199- 2002 年我国14 家资产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为样本,
计算出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加入 W TO 以后我国
银行业的效率变化,并比较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差
距。我们发现,加入 W TO 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整体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导致商业银行技术非
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非效率;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率差距并没有减少,二
者的主要差距在于纯技术非效率。
〔关键词J 效率变化;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f文献标识码1 A 【文章编号] 1006 一5024(2004)1- 0141一03
一、引言
x=/yI .S
2 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W T),根据
W TO 的有关规定,我国对国内金融业只有5年时间的保护期,
之后外国银行要逐步享受“国民待遇”,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业
今后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 A I‘/IS ~一 R
国有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人员过剩、
机构臃肿的问题比较突出,普遍存在重贷款规模轻效益,重/ 义电 S'
机构网点建设轻规章制度执行的问题,导致不良资产增加、 A x,/ y x
生产效率偏低。现在距保护期限只有2年多的时间了,我国的图 1 技术和配置效率图 2 规模和技术效率
商业银行的整体生产效率是否提高,决定着将来国内银行在 S S’表示完全有效的公司的单位等产量线,代表生产前
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也关系着我国的金沿面。点 P 表示一个公司用相应数量投人来生产一单位产
融业的安全问题,因此,研究加人 W TO 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业出,技术非效率可以用距离QP 来表示,表示在不减少产出的
的生产效率变化,分析导致银行经营较差的原因,可以为银前提下所有的投入可以成比例缩减的数量,通常用百分比率
行监管者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QP/OP 表示。故一个公司的技术效率最常用下述比率表示:
本文利用基于投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 ) 方法来分析 T=0Q/OP 二1一QP/OP,取值范围在。和1之间。如果值等
我国商业银行业加人 W TO 后的生产效率变化,选取 1999 - 于1,则称这个公司是技术有效的,图中的点Q 就是技术有效
2002 年国内4 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0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样的。技术有效的所有点就构成了生产前沿面。如果知道投人
本,计算出国内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价格比率,如图 1 中直线 AA ’所示,则可以计算配置效率。在
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率变化,并比较分点P 的配置效率AE 定义为:AE 二OR/OQ 。经济效率
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效率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