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232 篇一:合同法法定解除条件《合同法》【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只是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认为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它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1)特定一方有人以解除权的有以下几种情形,无需对方违约,当事人亦有解除权:1、合同法195条,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 2、合同法232条,不定期租赁当事人。 3、合同法268条,承揽合同订做人。 4、合同法308条,货运合同托运人(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 5、合同法337条,技术开发合同当事人(标的已被公开,致使履行没有意义)。6、合同法410条,委托合同当事人。 7、保险法14条,保险合同之投保人。 8、合伙企业法47条,无合伙期限的合伙人。(2)一方违约,另一方有解除权的情形: 1、合同法069条,行使不安抗辩权后,对方当事人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 2、合同法167条,分期付款买卖,未支付金额达五分之一,可解除或要求全部支付。 3、合同法203条,借款人未按约定使用借款,可停借、提前收回或解除。4、合同法224条2款,承租人未经同意出租人转租。 5、合同法233条,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即使订立时明知,仍可随时解除。 6、合同法253条2款,承揽人将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未经订做人同意的。(3)明令不得解除的情形: 1、保险法16条 2、保险费35条 3、海商法227条1款 4、海商法228条 5、劳动法29条篇二:合同解除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的解除可作以下分类: 其一,协议解除,即合同法第93条第1款的规定。其二,约定解除,即合同法第93条第2款的规定。其三,法定解除,即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这五种法定解除权是我们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第一、不可抗力。要求是发生了不可抗力,而且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此种法定解除权双方均得享有,但第二至第四情形下的法定解除权,仅由非违约方单方享有。第二,预期违约(明示违约)。须满足:①不履行的是主要债务。②必须明示,即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若以默示行为表示拒绝履行,对方应行使不安抗辩权,而不能径直解除合同。第三,根本违约。根本违约是指当事人的违法履行已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另一方可径直解除合同。第四,迟延履行。因这种违约形态而产生的法定解除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可径直解除合同。要求是迟延履行已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构成根本违约。②不能径直解除合同。注意迟延履行的是主要债务,但没有构成根本违约,非违约方一定要预先催告对方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只有对方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还未履行的,才发生解除权。第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规定在合同法的其他条款中,我们概括如下:①第69条,不安抗辩权人的解除权;②第219条,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因过错致使租赁物受损,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③第224条,租赁合同的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④第248条,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⑤第253条,承揽合同的承揽人未经定作人同意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⑥第337条,技术开发合同的标的(技术)已由他人公开,致使合同履行没有意义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⑦第195条,赠与合同的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⑧第233条,租赁合同的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康,承租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⑨第232条,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合同;⑩第268条,承揽合同的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⑾第410条,委托合同的委托人或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⑿第308条,货运合同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中止运输、返还货物。法条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六十九条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
合同法23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