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王朝》萨拉丁的军事巅峰-历史论文《天国王朝》萨拉丁的军事巅峰 郭晔旻影片《天国王朝》讲述了公元12世纪一位名叫巴利安的年轻人,从平民成长为英雄,率领耶路撒冷的民众勇敢抵御撒拉丁大军的故事。影片的大部分拍摄于摩洛哥的瓦尔札札特(Ouarzazate),制作部门雇用了35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工人动工兴建,仅城墙面积就达28000平方米,动用了6000吨石膏重建十二世纪的耶路撒冷圣城。为了拍摄攻城场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动用了将近2000名临时演员,并得到了摩洛哥军方的协助。斯科特曾为此深表感激:“如果没有摩洛哥国王的协助,这部《天国王朝》肯定拍不成。”为了打造千军万马攻城的效果,导演还巧妙运用电脑特技,2000名士兵转眼成为20万的军团,300英尺长的围墙也被伸延出数公里,气势恢宏。真正的主角萨拉丁故事开始于12世纪晚期的欧洲,奥兰多·布鲁姆饰演铁匠巴利安,他的妻子因丧子悲伤自尽,当地的神父按(天主教禁止自杀)教规将其砍头使其成为无头孤魂并掳走其十字项链。巴利安发现后,愤而将神父推进炼铁炉。为给自己和妻子赎罪,巴利安出逃耶路撒冷投奔参加十字军的父亲。等他历经艰辛到达耶路撒冷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继承去世父亲的财产,成为拥有一百亩土地、一百户佃农、一百头耕牛的男爵,跻身耶路撒冷王国的上层贵族之列。历史上的巴利安确有其人,但不是什么铁匠而是耶路撒冷王国的世袭重要贵族,伊贝林城主。不过正是由于前往圣地后生活可能发生天翻地覆般的改变,才促使中世纪欧洲广大贫苦农民趋之若鹜一样参加十字军东征,简言之,穷人翻身靠东征。影片中的巴利安到达耶路撒冷时,这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建立的王国正由鲍德温四世统治。不幸的君王在9岁患上了当时最可怕的病症,麻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病症,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开始在身上增加衣物以包裹身体。最后,就像《天国王朝》里那样,他带上了黄金面具。病夫治国,痛苦不言而喻。更可怕的是,基督徒的耶路撒冷王国正面临着新崛起的穆斯林统治者萨拉丁。在中世纪的历史上,萨拉丁要算是真正伟大人物中的一个,连但丁的《神曲》也曾经歌颂过他。他是库尔德人,出生在提克里特。日后出生在这里的萨达姆·侯赛因就颇以自己有这样一位同乡而自豪,同时却又毫不留情地欺压萨拉丁所属的库尔德人。萨拉丁名字的含义是“世界的繁荣和信仰”,他对部下以宽厚著称,以行政才能而言更是超出了那个时代。最值得欣赏的,还是他的人性,他对于对手经常表现出侠士的风度(当时的基督徒却认为背信弃义并不算是有失荣誉的)。影片中由叙利亚国宝级演员加桑·马苏德扮演的萨拉丁的确展现出了这样的品质,恐怕他才是《天国王朝》的真正主角。1171年,萨拉丁已经统治了叙利亚、约旦和埃及,“没有一个伊斯兰的国王拥有可与之匹敌的军队”。从此“耶路撒冷王国在两面都受到了同一权力所控制的军队的夹攻”。1177年秋,萨拉丁的三万骑兵分成两路对耶路撒冷发动进攻,却被年仅16岁的麻风病人(鲍德温四世)指挥500骑士,80名圣殿骑士和几千步兵彻底击溃。萨拉丁的马木留克近卫队几乎被全歼,部队受到重创,伤亡达到20000人,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逃回了埃及。沙漠之王终于被拒绝在耶路撒冷国土之外,退回大漠继续等待收复圣地的机会,而鲍德温四世的权威得以真正建立,正如在《天国王朝》里抽打耶路撒冷贵族雷纳尔德时所说的,“耶路撒冷,唯我独尊
《天国王朝》萨拉丁的军事巅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