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2、用心品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3、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4、了解端午风俗,提倡珍惜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认真品读。 2、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珍惜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家乡端午的习俗;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三大传统佳节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是合家团圆,普天同庆的喜庆节日。中秋节吃饼赏月。那端午节呢?一提到端午节就会让人联想到吃粽子,赛龙舟,屈原···当然,还少不了咸鸭蛋。就这一枚小小的咸鸭蛋,就有着让人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妙之处。如果没有一种故乡情怀,没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咂摸出如此滋味呢?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今天,我们就随作家汪曾祺一起去江苏高邮,品味他用饱含思乡之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的家乡风俗画吧!(板书课题)端午的鸭蛋二、师:在走近高邮,走近端午的鸭蛋之前,先让我们走近一个人,他就是本文的作者——汪曾祺。相信大家通过预习,对他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现在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显示“关于作者”,请学生读。) 三、整体感知本文围绕端午的鸭蛋,主要写了那几个部分的内容?试用语言简要的概括。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1、细读课文第一段找出作者写了家乡端午的哪些习俗呢?明确:列举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这五样与大多数地方相同)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个有这地方特色。详略得当,自然而然的由家乡的端午引出家乡的鸭蛋。师:看来在家乡端午的众多风俗中,作者对鸭蛋情有独钟,想来它必定有什么独特的滋味才令作者如此魂牵梦萦吧 2、齐读二三段,想一想让作者念念不忘的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以:我从第段中“····”读出高邮鸭蛋具有的特点这种格式进行回答。名声远扬:因为第二段中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鸭蛋。质细油多:因为第三段中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吃法多样: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炒豆腐。色彩鲜艳:蛋黄是通红的,其他地方的是浅黄色的。3、请从二三段钟找出你认为写的最有情趣最有味道的语句,小组交流,体会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鸭蛋的感情。“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筷子头一下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4、 让学生细读4-6段,想一想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那几个趣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挂鸭蛋络子、挑鸭蛋、玩蛋壳”小小的吃鸭蛋一事,在作者笔下写的趣意盎然充满童趣,抒发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
17、端午的鸭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