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战略环境分析China'sstrategicenvironmentanalysis姓名专业2015年5月20日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维护国家利益,求得人民幸福,正需要坚定不移的钢铁意志与高超智慧。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急剧变化,其根本动因源自美国的全球战略企图。保守主义势力全面发展,新帝国主义成为影响国际政治走势的主流意识形态。集殖民主义、干涉主义思潮于一体的新帝国主义的崛起动摇了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所确立的“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其本质是重新建立国际上层建筑。因之使国际政治道德规范。遭到践踏,国际契约关系及其国际关系框架出现解构趋势。随着布什政府拒签《禁止生化武器公约》、《东京议定书》和废除《反导条约》,国际契约关系开始解构。美国撕毁《反导条约》的举动实际上摧毁了当代国际关系的信任基础,国际军备控制议题已名存实亡,“9·11”袭击和美国侵阿、侵伊战争则加速了国际政治道德规范的崩溃。1995年9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曾召开“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认为: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出现分化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采用布热津斯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而贫穷的垃圾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仅由20%精英将一些消费残渣供给他们苟延残喘。”二是设法逐步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这个会议的参加者有当今的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和新保守主义大师布热津斯基等。美英等国的现实政策与这次会议究竟有多大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美英等国的政策效果似乎正在印证这次会议的共识。,亚洲给美国留下了太多的回味和遐想。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亚洲是其挥之不去之痛。中国生长在这块大陆上仅仅是天意,而其安全不仅天然地受其特有的地缘关系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战略的制约,两者决定了中国安全环境的基本态势。态势一,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态势二,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后,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重新启动宁边核设施,向核俱乐部迈出新的一步。从长远看,上述三国同为我近邻,尽管三国与我关系亲疏不同,但是,其共同之处是:它们拥有核武器都是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威胁。态势三,
中国周边战略环境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