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发言稿2012年征兵会议发言稿做好兵员征集工作弘扬军旅成才文化各位领导,兄弟院校的同仁,大家好:做好征兵工作,向部队输送优质兵源,是直接关系我国国防安全的大事。大学生应征入伍是提高兵源质量,促进国防现代化,推动军队科学发展,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战略使命,是富国强军的重要举措。2009年我校获得了毕业生预征工作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我校获得了北京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以来,我校已经向部队输送100名优秀大学生,其中女兵14人,其中我校2011年有24名学生到部队,女兵3人,进藏兵1人,2012年有43名学生到部队,女兵7人,应征入伍人数排名首都重点高校前列。我校05年至10年参军入伍的33人中有11人荣立三等功,15人在服役期间入党,9人考入军校,所有人均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我校在征兵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主要是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将大学生入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一个重要方面,全校形成了“学习军旅标兵榜样,弘扬军旅成才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军旅成才文化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与社团建设相结合,与军训相结合,形成了以国旗护卫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基础,以军事联合会、定向越野队等的军事社团建设为载体;以优秀大学生退伍士兵典型宣传为重点,以学生军训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军旅成才文化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形成了系统建设、氛围突出、工作清晰、保障有力的生动局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校的做法。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当,保证征集工作顺利进行。我校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将征兵工作作为学校一项“学生满意”的工作来抓,学校党委将征集工作纳入学校第四季度主要工作日程上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征兵工作中心,及时召开校、院两级会议,成立征兵工作小组,由主管学生事务校领导担任小组长、学工办、教务处、财务处、武装部老师,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作为小组成员,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使各部门、各学院明确了各自责任,增强了各级对征兵工作的严肃性,提高了征兵工作标准。在征集过程中重视廉政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方面,认真执行征兵政策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征兵标准和程序办事,加大学校政审工作力度,实行征集任务、上站名单、新兵名单公开;各部门形成合力,按章办事,条子不收、说情不办,坚持原则,确保兵员质量。针对现今征兵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了优抚工作力度,除每人正常享受优抚标准外,学校一次性在“欢送新兵座谈会”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新兵2000元奖励。良好的优抚环境,极大地激发和促进了适龄青年学生的报名应征的积极性。自2005年我校承担征兵工作以来,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校的征兵工作的开展情况。二、坚持三早,做好学生精细化动员。在征兵动员的前期,我校坚持早计划、早介入、早开展,为确定预征对象、推荐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在学年初(9月份),根据每一年的市、区的征兵政策,早作计划,预留充足的兵员征集时间。分工武装部、系辅导员和班主任提前对入伍意愿积极、学历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的专业、数量、参军意愿等进行跟踪考察,全面、实时掌握其学,摸清思想动态、掌握征集底数,做好登记备案,早作介入,及时掌握兵员的实时状况。在学校与学院层面之间通过辅导员队伍建立准确、高效的信息对接渠道,高校辅导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身体状况等情况,在10月征兵政策下发后,学校对辅导员进行进一步的征兵知识培训,召开征兵动员会,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早作开展,确保宣传工作的全覆盖。从而形成学校重视,武装部牵头,学院配合的有序格局,及时掌握兵源情况,为推动兵员征集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三、全方位宣传,营造应征入伍的浓烈氛围。我校学生征兵工作的开展采取“平时多种形式普遍宣传、有利时机集中力量重点宣传”的方法,以征兵动员表彰大会为支点,注重拓宽学校、学院两层沟通渠道,着力构建网络交流、主题宣传、学生组织活动三条主线,抓住年初开学返校、毕业择业、年底征兵的有利时机,充分运用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等资源,形成立体式征兵动员工作开展模式。其一,我校每年召开征兵动员暨总结表彰大会。宣讲最新征兵政策,校领导现场动员,退伍士兵以朗诵、访谈、情景剧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军营生活,分享参军感受,以大学生士兵在部队锻炼成才的典型事迹,有效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献身国防事业的光荣感,激励广大优秀学子投身军营、建功立业。学校对退伍返校的13名学生分别授予了“军旅标兵”、“军旅之星”荣誉称号,组织优秀入伍学生进行事迹宣讲,在校园内营造“学习军旅标兵榜样,弘扬军旅成才文化”的浓烈氛围。2012年中国研究生01期杂志做了“砺志军营寻梦校园——记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杜湖泽”报道,文章的主人公杜湖泽是我校第一批入伍学生,也是我校入伍学生的代表,他在学校举办的征兵动员及表彰大会上深情地说:“在部
征兵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