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良心论绪论一良心的概念.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绪论:一、良心的概念⒈西方的良心概念在现代几种主要的西方语言中,与汉语"良心"或"良知"相对应,可以用来互译的词,在英文中是"conscience",在德文中是"Gewissen",在法文中是"conscience",或再加个形容词"consciencemorale"。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合成词,由一个前缀加上后面的词干组成。它们的前缀(英文con-,德文Ge-,法文con-)的意思都是"共同""一起""同一"之意接近英文介词"with",德文"mit"的意思,而后半部分的词干(英法文同为-science,德文-wissen)都是"知""知识"的意思,把它们合起来从字面上解就是"同知""共知""和(别人)一起知"之意。而这"同知""共知"在今天的用法中也就是"良知""良心"了,从这种"共""同"与"良"的联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种对客观普遍性的暗示了。那么,这一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可以再往前追溯。从表面的字形字义看,上述表示"良心"的词都可以说渊源于下面这个拉丁词"conscientia"(con-"共同、同一"之义,加上scientia"知"即为"共知"、"同知"、"良知")。这个拉丁词虽有"良知"的意思,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常常把"conscientia"这个词仅用于较低层次的"决疑论"(casuistry)中,即用于处理具体情况,在特殊场合中辨别善恶是非的"良知"。至于更高的普遍意义的"良知",他们使用了另一个源自古希腊语的词"synderesis"。这种普遍意义的"良知"(synderesis)才是不会出错的,明白无误的,它是上帝赋予人的、先天即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无需经过学习和训练就能得到;而具体应用的"良知"(conscientia)则可能出错,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之趋于健全和正确。职是之故,拉丁语中才会有"错误的良心"(conscientiamala)这样似乎自相矛盾的概念,以及还有"怀疑的良心"(conscientiadubia),"粗糙的良心"(conscientialaxa),"偏狭的良心"(conscientiaangusta),"疑惧的良心"(conscientiascrupulosa)等等。这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③当然"conscientia"一词仅在中世纪是这样的用法,自近代以来,尤其在十八世纪英国宗教伦理学家约瑟夫·巴特勒(JosephBulter)之后,"conscientia"渐渐获得了作为普遍道德原则规范之认识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指在决疑论层次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中的应用了。也就是说,良心不再只是指"权",而更是指"经"--准确地说,指对"经"的认识。"synderesis"也就渐渐废用,决疑论也同样从历史上消失。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那么我们就来到了古希腊。作为普遍意义的天赋良心的"synderedsis",是中世纪的圣杰罗米(Jerome)首先使用的,它来自古希腊词"syneidesis"。这个古希腊词也是"同知""共知"的意思,它在一个时期里等同于"意识"(即英文consciousness之意,而法文的"conscience"一词仍然保留"意识"之义作为其主要含义,所以用来作"良心"解时常常要在后面加上"morale",组成"道德意识"这一词组)。然而

良心论绪论一良心的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