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重塑.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重塑-新闻学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重塑 章兰兰【摘要】民生新闻成为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新的冲击波。当前一些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受众定位模糊、社会监督功能角色错位、视点狭窄、新闻内容日益同质化等问题,需要选择正确的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凸显专业深度,体现互动性,才能被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关键词 民生新闻定位品牌人文关怀民生新闻从其标志性栏目《南京零距离》创始至今,各地纷纷“克隆”、包装、改版,成为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新的冲击波。在新闻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作为安徽宣城市第一档民生栏目的《宣城零距离》,从2005年元旦开播至今,虽然历经多次改版,仍需要重新审视,才能在多次“补钙”中占据有利地位?一、《宣城零距离》栏目改版后的节目形态分析一档电视节目能常看常新,要有特色,打造强势品牌,才能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宣城零距离》是安徽宣城电视台2005年元旦开播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民生新闻栏目,曾被评为“安徽省十佳电视栏目”。栏目如何将节目内容办得有声有色,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抓住观众视线的呢?零距离一直“补钙”,不断地吸收新鲜元素。我们选择改版前后的电视节目进行比较,选取2013、2014年5月一周节目进行比较分析。2014年元月份,《宣城零距离》进行了开播以来较大的一次改版,增设了资讯版块,时长由原来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节目与改版后,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受众缺失感,呈现出三多三少:一是浅层次新闻多,深入挖掘新闻少;二是市直同城化新闻多,县市地域新闻少;三是由其受众提供新闻线索的多,延伸性新闻少。暴露了受众定位模糊、社会监督功能的角色错位、视点狭窄化、新闻内容日益同质化等问题。1、受众定位模糊改版后《宣城零距离》栏目,更加注重自身节目的宣传,如5月宣城经济人物展播、交友大会宣传。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和《宣城零距离》“车辆违禁曝光台”,从去年“五城同创”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天一分钟晒晒市区车辆乱停乱放车辆图片及牌照。新闻热线反映的问题,市民投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报道止于浅层表现,选题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影响了新闻的质量。大多是问题本身表象的描述和表达,形成一种常态,老百姓有事找记者折射的是社会制度有待完善。如2014年5月8日报道《小区棋牌室乱象调查》,反映市区居民小区棋牌室夜晚扰民的现象。小区棋牌室、广场舞扰民、小区停车难等问题反映深层次的原因在哪,城市管理、社区管理或文化的缺失。问题如何解决才更合理,如果加入社会公共管理专家或寻求社区管理服务新途径,可能更有社会普遍意义。2、社会监督功能的角色错位这类问题多出现在一些“曝光类”的栏目中,民生新闻谨防自身社会监督功能的角色错位。但是报道中往往事情得不到合理解决或得不到合理解释,不仅浪费了资源和时间,也导致了节目品位降低,甚至把媒体本身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3、新闻题选材呈现狭窄化趋势(1)题材偏重于城市新闻。从民生新闻的选题上大多集中于城市背景的新闻,而对农村的反映农民问题题材的新闻相比较少。即便是有涉及农民的问题,地方城市电视台大都以农民工为主,缺乏农村原汁原味的新闻题材。(2)负面报道成了民生新闻的主体。通过一周新闻统计发现,曝光、反面报道信息占比75%以上。偏爱负面新闻,偏爱负面新闻所带来的正面利益,而不去理会其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些都远离了民生新闻的要旨。民生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重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