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第十二回到十七回的内容。这几回写了杨志失花石纲丢官,杀人被充军,比武获重用,押送生辰纲,落草宝珠寺。2、观看电视剧《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片段。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教学重难点:1、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2、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竞赛导入,激发兴趣1、以《水浒》中的人物绰号(或人名)+谜语为竞赛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以抢答为形式,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比如:以“候鸟南迁”或“寒来暑往”打一《水浒传》的人名——时迁以“万紫千红总是春”打一人名——花荣以“绿化北京”打一人名——燕青„„2、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二、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三、自由默读,感知全文在默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并各抒己见。课文选自《水浒》十六回,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编者把标题改成“智取生辰纲”,你觉得改得合理吗?请结合文本和名著来回答。大部分学生应认为改得好:1、突出一个“智”字。纵观全文,一个“智”字统领全篇内容的枝枝节节。2、主角不是杨志,杨志在此不过是起衬托作用,所以略去。课文写杨志的机警意在突出吴用的智慧,所以略去杨志事件,突出后半部内容。3、吴用位居四大天王之列,是组织的军师,宋江的大部分决策就是吴用襄助的,选文改得好,旨在突出吴用的地位。4、这是起标题的艺术,因为标题力求简约、凝练、含蓄。5、中国人历来崇拜智慧,对智慧之人充满敬意。一个“取”,明言生辰纲成为英雄的囊中之物,充满钦佩。标题为什么要略去吴用呢?或是突出群体的智慧与团结„„或是为下文
《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