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关键词】中药炮制;醋制;综述中药醋制法是一种以醋为辅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传统理论认为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增强散瘀止痛、疏肝行气功效。自《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至今,中药醋制法相关文献多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典籍。笔者现就中药醋制有关历史文献及近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醋的种类及质量按生产过程,食醋可以分为酿造醋、合成醋、再造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与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又可分为固体发酵、液体发酵两类。酿造醋是用粮食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酿制而成。合成醋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醋酸配制而成。再造醋是以酿造醋为基料,经进一步加工制成,如五香醋、蒜醋等[1]。我国目前著名酿造醋的品种有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北京龙门米醋等。现有醋品种繁多,但品质良莠不齐。毛氏等[2]首次建立了醋的药用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规定强制执行标准,推荐执行的8个标准及另外建立的10项指标,具体有感官特性、总酸、还原糖、氨基态氮、盐的含量等共18项指标的测定。根据这18个指标以及评分标准,排在前5位作为炮制辅料的优质醋由高到低分别为:镇江原液米醋、北京龙门米醋、山西紫林米醋、山西益源庆米醋、沈阳红梅米醋。 2醋制法沿革用醋炮制中药的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即载有:“取商牢(商陆)渍醯(醋)中……”《伤寒论》中治蛔厥证,以乌梅丸主之。方后云:“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这些均为醋制药的先导。醋制的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数量较多,据统计,历代中药醋制品种共251种,其中采用的醋制方法有17种,大致可分为醋浸、醋蒸、醋煮、醋燀、醋淬等操作方法。醋浸醋浸,指取净药材置醋溶液中浸渍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如“取商牢渍醯中,以熨其肿处……旦取蜂卵一,渍美醯一杯,以饮之”。《雷公炮制论》曰:“白花蛇苦酒浸。”醋蒸醋蒸,系指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适量醋溶液,稍闷,蒸至醋被吸尽的方法。该法始见于《伤寒论》中治蛔厥证,“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醋煮醋煮,指取净药材置醋溶液中,共同煮至药物达到炮制要求。该法始见于《五十二病方》,“以醯、酉(酒)三乃煮黍稷而饮其汁”。醋燀醋燀,将净药材置煮沸的醋液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五十二病方》中记载:“黑菽(豆)三升,以美醯三煮,疾炊,沸,止火;沸下,复炊,三沸止。”这种方法与现今燀制是一致的。醋淬醋淬,取净药材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投入醋液中淬制,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燔小椭石,淬醯中,以慰”。其他制法除了上述制法,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对硇砂的炮制记载了“二两,以醋一盏化去夹石”,与现今精制法类似。现代常用经醋处理的药物主要有三棱、大黄、大戟、川乌、乌药、丹参、甘遂、白芍、半夏等[3]。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药典》”)中所收载的中药醋制药品种共计29个,包括莪术、柴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