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的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就耀州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发展近况和发展设想作了详细的思考和阐述,以更好弘扬耀州窑文化艺术。关键字:耀州窑传统陶瓷绿色陶瓷艺术家园文化遗产引言中国陶瓷是古老而传统的产业,据史载和考古挖掘发现,在西周先秦时期,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就有作坊大批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我国陶瓷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南有佛山、北有唐山、东有博山等一大批陶瓷产业集群。至2003年底,我国陶瓷产量已达到亿m²,约占世界陶瓷总产量的50%,形成产值1500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成为促进城市建设、美化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从耀州窑遗址博物馆看耀州陶瓷艺术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因宋代隶属耀州而得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唐代,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烧瓷,成为北方重要的手工业城镇。后历经五代,至宋代达到鼎盛,金、元续烧,元末明初停烧。从创烧到衰落,耀州窑前后历经八百余年,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其所产瓷器之精美,于宋神宗元丰七年的《德应侯碑》中可略窥一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方圆大小,皆中规矩……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三次大规模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耀州窑遗址迄今共出土各历史时期文物标本300余万件(片),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达10000多件;出土历代瓷窑100多座、作坊100余座;这是我国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艺流程科学合理、序列化最强的古陶瓷遗址,也是世界陶瓷遗址发掘之最。力求科学地再现和揭示耀州窑兴起、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历史过程,以及陶瓷工艺技术演变的轨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观众以科学的知识、艺术的享受、智慧的启迪。二、耀州瓷的发展现况耀州瓷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月白釉、铁绣花等。其造型古朴典雅,产品光洁、明亮。一经窑变,气象万千,典雅飘逸。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大器小品及日用碗、盘、碟、勺、坛、罐、盆、盒、茶具、酒具、文具还有各式雕塑品、陈设瓷都在烧造之列。黑釉敦子、辣子盒、方枕、洋盘等产品曾入选1957年全国首届民间艺术展览。谁也说不清耀州瓷究竟有多少个品种。可以说,凡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应有尽有。这也许是它任时代沧桑巨变而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陶瓷家族中,瓷瓶可谓最具观赏性的制品了。耀州瓷尤以刻花装饰堪称一绝。冯先铭先生称之为:“宋代之冠”。史书以“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装饰效果的真切和刻花技艺的高超。刻花装饰和玻璃感极强的釉面相结合,实在是一种高明的创造。上好的刻花青瓷作品,表面近乎平滑,而纹饰图案却历历在目,青釉填平的痕,恰似一渠清水,那流畅的刻花线条,给人以一泻千里的联想。除此之外,尚采用了印花、划花、堆贴、镂空和雕塑等装饰手法。正是这些生动活泼的刻花装饰把耀州瓷提高到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wkmei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