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典释义
论词典释义
张新华
摘要本文在词典学界对词典释义循环问题的讨论的基础上分析词典释
,词典释义应该置于整个词典活动中考虑,而读者是
词典活动的重要一环;在特定的词典编纂实践中,编者是带着对读者因素
,是在一定
典释义观念转向内涵丰富的词典阐释观念.
关键词词典释义释义循环读者意识词典阐释
词典活动的产生,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累增多与社会大众
典活动的根本矛盾,
整个词典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词典释义是词典编纂活动的重
题.
概括地说,
各种具体的释义手段,条例,如词语对释式,定义式,义素分析式
等;后者研究释义的本质,,目的,释
义的封闭性,,并主要讨
论语文词典的释义问题..
】
一
,关于词典释义循环
从理论上看,词典学家普遍认为词典释义根本上是循环的,并
且这种循环根本上又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则应尽量
,这表现为对词语对释式的原则性限制和对定
义式的追求.
词典条目需要释义,而这些释义语所用到的词语,如果需要解
释的话,,在一部词典
自身的收词范围内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圈子,这就是词典释义循
:"有些人人皆知的词,放人词典里解
释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它也得用别的词来解释,也同样要有一个
,尽管~种语言的词汇系统是开放
的……但就一部词典所收录的词来说,它却是封闭的……总是一
个有限的数字,用这些收录的有限的词解释同一词典中的这些有
限的词,,对
于单语词典来讲,是无法逃脱避免的."_2
,陆先生指出,
对"释义上的小的循环互训,即发生在一组(几个)同义词之间的对
释","只要对其中一两个词详注,而其他相关词采用对释即可"._3]
陆先生的论述反映了当前词典学界对词典释义问题的认识及
,就整体而言,词典释义是在本词典
收词范围内相互连着的一环环延伸的循环圈,"无法逃脱避免";解
决办法则是小的循环互训,这种办法可称为"有限的后退",即对一
组同义词采用词语对释的办法,最后则后退到对其中一两个词的
,用来详注的语句中的某个或某些词,如果需要解
释的话,也必然要倒退到本词典所收的其他条目上,最后直到该词
,在本词典的范围内,释义就只能是循环的.
可见,正是小循环这种解决方法,使词典释义整体上成为循环的.
2
小循环是包含在大循环之内的,如果词典释义的大循环不可避免,
那么对小循环的解决就只能是局部的,非根本性的.
在实践上,释义循环意识表现为对词语对释式的避免和对定
,定义式与词语对释式只是表面差别,并
《现代汉语词典》(下简称《现汉》)对"哀痛"先用
词语对释:
哀痛悲伤;悲痛.
悲伤伤心难过.
悲痛伤心.
然后对"伤心"作定义式释义:
伤心由于遭受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词典编者以为,用先对释,再定义的办法可解决词典释义循环问题.
但是,分析一下就可看出,词语对释式与定义式并无实质区别:前者
是用一两个字面义直接接近的词语引导读者理解被释词语;后者则
用一组字面义联系较为间接的词语引导读者理解被释词语,如"伤
心"的定义可以分解为"由于,遭受,不幸,不如意,痛苦"等词语以及
它们之间的语法,,定义式是把被释义词分解
为一些词义要素,其结构可概括为"I一L,,……",其中L代表
被释义词,L等代表释义语所用词语,语义,语法关系则贯穿其间.
要说区别,无非是词语对释式表现为词语形式,定义式表现为句子
或词组形式;而对读者来说,与词语对释式相比,对定义式除了词语
理解外,还增加了一层语义,,读者要
理解,接受词典中的定义,对这两部分知识都须事先掌握,那么,编
者是凭什么断定读者对这两方面都是有把握的呢?
可以看到,循环论的立足点是词典,它关注的其实是词典自身
~个词典
整体联系的思想,可以使词典内部完整统一,无疏
论词典释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