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方便广大文史爱好者查阅中外文史名人名著,我们编写了《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一书。该书从古今中外“文山”“史海”中精选了文史名人名著3000余条。分为《中国文学名人名著》、《外国文学名人名著》、《中国史学名人名著》、《外国史学名人名著》四大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外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及其在文学史、史学史上的地位;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外文学名著、史学名著的写作年代、时代背影、主要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文笔流畅、言简意赅。使中外文史名人会聚一起,文史名著集于一册。查找省时,携带方便。是一部方便实用的综合性文史工具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多部介绍中外文史名人名著的词书、论著的有关部分,这里不一一列名,一并表示感谢。因时间和掌握资料有限,所收文史名人名著遗漏甚多,且因出自众手,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诚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补充。编者1995年10月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中国文学名人名著先秦、秦汉孔丘(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丘幼时丧父,早年以“儒”为业,帮办婚丧、祭祀。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年56行摄相事。为了推行自己的学说,曾率门徒周游陈、卫、曹、宋、郑、蔡、齐等国,终不得用。回鲁国,聚徒讲学。据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72人。先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在文艺思想上,既主张“事君”、“事父”,又要求“怨”“刺”腐败政治。其“尽善尽美”论、“辞达而已矣”的文质兼备论,正确阐述了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兴、观、群、怨”论,较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特点和社会作用,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有很大影响。其思想言行对后世影响很大,现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记其言行的有《论语》一书广泛流传。(孙瑞枝)《论语》语录体散文集。是孔丘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片断记录。作者已不可考。历来学者推测是孔丘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辑。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多方面,是研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思想的主要史料。全书20章。《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语言精炼,含意深刻,生动逼真,富有文学情趣。语言风格平易雅正。《论语》中的许多名言佳句,成为后世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座右铭。是我录一个人言行的散文名著。(孙瑞枝)《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全书共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地方乐调,有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60篇。《雅》是西周中央王畿的乐调。分《大雅》、《小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庙堂乐歌,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国风》部分,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大都是民间诗歌,内容极其丰富。《诗经》中雅诗和颂诗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有些是宴会的乐歌,也有不少揭露时政的作品,它们对于周人的建国经过,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以及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做了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特别是“小雅”中的大部分和“大雅”中的少数篇章,是政治讽刺诗,它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周末年至东周初期的黑暗政治,人民生活的痛苦,统治阶级内部的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周室趋于衰落的不安和忧虑,对昏君佞臣误国的谴责;还有一些祀神祭祖的诗,提供了关于周的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的重要资料,但其主旨在于歌功颂德,宣传统治者承天受命的思想。《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经》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民歌所表现出的“饥者歌其亡,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永放光芒。(李宪兰)孙武春秋时军事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齐国田完后代,生卒年不详,曾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见吴王。《孙子》孙武所著兵书。一名《孙子兵法》,共13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王阖闾对孙武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见与吴王阖闾属同时人。《孙子》一书虽并非文学作品,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大约与《论语》同时成书,且能按专题分篇论说,有中心,有层次,篇章比较完整。该书逻辑性强,语言简炼,文风质朴而富有哲理。如《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说得明白朴实而意义深刻。它还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比喻手法熟练,且含义贴切,形象生动、音韵铿锵,颇有气势。故《文心雕龙·程器》称“孙子兵经,辞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