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txt小说-阿巴达提供下载小说排行榜:.html老子《道德经》相关作品全集:/daodejingzhushuji/简介文学大师林语堂学贯东西,他不但用英文写就了《京华烟云》、《红牡丹》等文学巨著,还有不少学术类著作也是用英文写成。《左手孔子,右手老子》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老子观,是他系统地向西方介绍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一直以来,本书都是西方读者了解孔子、老子及其学说的入门之作,为促进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开山鼻祖,他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书也可以看成是向西方介绍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林语堂深刻阐释了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左手老子右手孔子—感悟中国式智慧》是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为人处世之道,通过成就大事的人物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以老子的深邃智慧和孔子的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从容应对机遇与挑战,屈辱和幸福,从而走向成功!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作者:林语堂著定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内容简介: 林语堂是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长大之后就读的是教会学校,然后又留洋读硕士、博士,然后又作为“世界公民”在欧美居住了几十年。几乎全然在强劲的西方文化的浸染中生长。并且他用英文完成了卷帙浩繁的著译,其数量之大,使他不得不把英文著作送交国内友人翻译成中文版。但是,他毕竟是中国人,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使他无法摆脱他的血脉所系的乡土。他的思想、他的才情、他的眼光,乃至他的为人处世之道,都必会与此紧密联系。就像树之于土地,血之于身体。从一个单纯质朴的农家子而成为一代文化巨子,他始终保守着那份本土文化的骄傲。基督教家庭和教会学校的教育,造成了林语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但是,旅居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又使林语堂对”自己民族特有东西”情有独钟。,同时又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着传统文化,以西方的视角选择着传统文化,而他的回归、审视与选择是彼此关联、相互渗透的。本书是林语堂系统地向西方介绍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本书一直以来都是西方读者了解孔子、老子及其学说的入门之作,为促进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开山鼻祖,他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向西方介绍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深刻阐释了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序言南怀瑾: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老子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道家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子。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的书,从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容易读懂,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去阐述了。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老子》一书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
林语堂--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