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解析组员:潘磊、杨森、王一飞、胡轩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且现在与大慈恩寺紧邻,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景观特色和宗教教意义。
在春晓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后的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一改过去纯自然式的单调呆板的园林风貌,在园区总规划和节点设计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丰富的和富有佛教意趣的景观节点穿插在自然形的路网之中,园区的最中心是真正的遗址区,在这里有一尊花岗岩材质的释迦摩尼佛的雕像,其后面就是原大殿遗留下的基础,此基础被刻意设计,结合它南侧的大型佛像雕塑,这两者组成了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中心节点。周围的景观节点如石塔、飞瀑亭、白石滩、杏林茶社等散步在它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共同组成了现在的这个充满自然韵味和佛教意趣的公园。
树木的疏密于遮挡形成了迂回和明暗的景观变化,在收缩于开放之间,限定出了空间的开合
园区西北部的路面铺装,机理规整的灰色花岗岩带在铺装时有序列感但又显得的随意自然,方形的代表佛教的莲花形地雕随意的散落其上,一种无名的韵味蕴含其中,让人回味
在公园的这些假石给人一种微妙的关系,所以在大的开合关系中还有一些竖向上的变化,这更为丰富大的空间关系添彩,大与小、主与次的空间相互结合、穿插、套拢,真正做到了迂回曲折、移步换景的效果
真正的园林强调大的空间氛围的深幽和小情趣方面的玄妙,人们身临期间要能感觉到心灵上的安逸和轻松,此园的设计者并没有很好的把握好佛教的教理和审美,导致了此园现在很多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一些概念符号的堆砌无法证明它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景园。一个真正的佛教园林的设计者即需要有普通的景园设计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多佛教教理和审美的把握,这值得我们反思。
大慈恩寺遗址公园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