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定能同印度股市媲美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股评人士承认对中国股市有些看不懂。明明到了时间之窗该调整了,就是不回调;明明在高位形成了喇叭口,象鳄鱼一样张开大嘴该吃你了,就是不闭嘴;明明是第五浪走到尽头该往下返回了,却依然往上冲,如此等等。总之,不给股评人士一点脸面,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许多投资者认为要有较大调整了,一开盘就把股票抛出,可是一到下午,大盘又拉了上来,诱使你踏空或追高。尤其是4月28日,央行调高贷款利率那天,低开后迅速往下打了27点,大家都以为股市要有较大调整了,迫使许多人恐慌抛盘,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一天,沪市反而大涨了24点,真是令人琢磨不透。笔者参与中国股市已近十年,研究股市也有差不多时间,经历过1999年“”行情到2001年6月的牛市,也煎熬过2001年6月到2005年6月大跌1200多点的熊市,因此可以自诩地说,对中国股市有较深入的了解,也有些许实际操作经验,虽然在牛市中没有发大财,但在熊市中也没有被击溃,为什么?因为坚信中国股市不会崩盘,一定能够发展和兴旺。对近一年来中国股市走牛的原因何在?笔者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近半年来,中国股市之所以不照技术面进行调整,并不是世界公认的经典性技术分析理论不灵了,而是许多股评人士和投资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基本面决定技术面,而不是相反。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在股市里是公认的。只要看看印度股市一年来的表现,对“晴雨表”这句话就诠释得淋漓尽致。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年均增长率是7%——8%,特别是信息产业和软件业位居世界前列,世人为之刮目相看。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印度股市从2005年4月至今已从6200多点涨到了12400多点,翻了一番,证明“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这句言简意赅的经典语是多么正确。
奇怪的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比印度要快,发展持续的时间也比印度要长,国民经济总产值和人均GDP都超过印度,可是中国股市不如印度股市红火。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在中国就不灵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国股市四年来之所以走熊,近一年来之所以走出谷底,走上了牛市轨道,并不是国民经济发展出了问题,也不是股市不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而是中国股市存在着两大问题,促使它走了四年下坡路。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股票总量的大部分,流通股占少部分,这种体制阻碍了股市的发展,促使股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背离,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自2005年年中股改以来,防碍股市发展的这一体制性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开弓没有回头箭”,实践证明,股权分置改革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因此,取得股改的完全胜利指日可待。像八十年代经济改革一样,消除了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中国经济就像井喷似的爆发出来。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如同经济改革,清除了阻止股市发展的体制障碍,像早晨喷雾欲出的太阳那样,快速升起。只有从股改消除体制障碍角度来看待当前中国股市繁荣景象,就不难理解技术指标有时就很难说清楚股市的起起伏伏、一路走高。
第二个问题就是许多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上市意图不纯。大家知道,中国股市诞生于1990年,当时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阶段,绝大部分人特别是各级管理层对市场经济不熟悉,摸着石头
中国股市定能同印度股市媲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