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镇中心小学2015-2017学年三年发展规划
(2015年月日第届教代会通过)
为了规划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基本情况
南田镇中心小学学校创办于1908年,座落于刘基故里华盖山麓(南田镇牌坊北路23号),原初名为“南田学堂”,经十易其名后,是为现在的南田镇中心小学。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一至四年级各6个班,五年级5个班,六年级4个班),共计1478名在校生,为文成县规模第二大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0人;教坛中坚3人,教坛新秀2人;县名师1人,县骨干教师6人,县骨干班主任1人。学校占地5900平方米,生均面积严重不足,可视为袖珍式学校。外施教区因商因工因购房来本校就读的学生占三分之一,生源充足,办学压力大。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围绕“培养兴趣、挖掘潜能、发展特质、打造农村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承:“快乐童年,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在“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师生发展”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潜心内涵发展,弘扬百年南小,不断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学校的管理、德育、智育、体育、文化艺术教育、师训、教科研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为浙江省绿色学校、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温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温州市一级社区学校、文成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二、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发展中的优势
学校经过百年的积淀和近几年的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深厚的传统文化
南田镇是明朝开国元勋、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刘基文化(勤奋好学、为人诚信的文化)和学校百年的积淀造就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南田镇中心小学教育提供深厚的校园文化背景。
2、学校的管理逐渐规范化、科学化
学校现已为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和完善,逐渐在向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去发展完善,在“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师生发展”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学校特色发展初显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设立多个学科教研组,校本教研成果明显。“诚信教育”德育品牌打造初显效果。“泥塑制作”校本课程开设已然成型。以刘基文化为主轴的校园文化初露端倪。
(二)学校发展中的劣势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访谈、书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学校用地、校舍面积紧缺,运动场太少,功能室不够,教学楼建筑时间较长,是70、80年代建筑的,需要加固和维修,才能与学校百年老校和刘基文化品位相符;教学的现代教育设备除旧,急需更换。
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在职教师队伍年轻化,导致市县三坛、骨干教师比例离现代化学校创建标准还相距甚远,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不尖,部分学科缺少名师的引领,致使学科教学质量徘徊不前,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德育工作有待提高
德育工作没有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诚信教育虽已呈现,评价机制还不是很系统完善,由于学生生源多而且复杂,留守儿童居多,隔代教育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亟待培养、强化。
4、教学改革模式单一
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目标教学实验已经进行了,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没有成型,有待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逐年重视。
2、伯温小学三年内有望建成,整体搬迁指日可待。
挑战:
1、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离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
2、办学理念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二者如何相辅相成,进而实现办学目标,还要努力探索。
(四)未来三年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培养骨干力量,进而领航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年轻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2、要解决特色不鲜明问题,继续做好“诚信教育”、“泥塑教学”这2大特色工程。
3、班级逐年增加,每个级段均设6个班,教师紧缺成为新常态,教师队伍急需进一步充实。
4、如何推进“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选定部分班级开展试点。
5、完善课程建设体系(与“爱阅读”、经典诵读有机结合,开发校本课程研发,开发各类社团等拓展性课程)。
6、强力推进伯温小学建设,三年内竣工,学校实施整体搬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解决学校目前的办学所
南田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50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