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旅游管理白城市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张莹梁雨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白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与水源现状矛盾愈发突出。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白城市水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推动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研究区概况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北与黑龙江相望,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东经121°38′~124°22′,北纬44°13′~46°18′,总面积25692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人。白城市辖1个市辖区(白城市)、2个县(镇赉县和通榆县),2个县级市(洮南市和大安市)。白城市共有8座大中型水库和8条流经全市的河流(如图1所示)。,,,,江河客水资源量为220亿立方米/年(如图2所示)。虽然水资源总量较多,但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却寥寥无几。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为860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地区,且水质状况令人担忧。二、研究区域水质现状(一)地表水现状对白城市重点水库、河段的水质状况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在检测对象中,嫩江的水质较好,洮儿河、向海和月亮湖水质较差。结果显示洮儿河镇西段和洮南段、嫩江大赉段、向海和月亮湖水库水质均为超V类。且综合多年监测数据显示,白城市水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水质状况令人担忧。(二)地下水现状地下水水质情况也不乐观,对全市监测井进行取样化验分析。监测井的常规检测项目有pH、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等7项。结果显示区内水硬度较高,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数值均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3倍和2倍。而水中的Fe、As、Cl-等也超出正常数值,在地下水中,超标最多的为酚,超标近9倍。而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中显示,白城市区的大肠杆菌超标严重。且白城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主要是重碳酸钙型水、重碳酸钠型水,这些均对白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健康产生危害。(三)水源地现状在对水源地的水质检测分析的结果中可知:水源地中的铁较正常数值超标近4倍;铅超标近3倍;,还有部分微量元素也超出应有的正常数值。三、研究区域水质污染原因白城市的地表水、地下水和水源地出现上述污染状况,且水质污染情况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状况的污染原因有以下几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而在此繁荣的景象下伴随着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无法有效二次利用并安全处理排放。近年来,白城市年平均排放的有害废水近1000万m3/a,而污水处理率则基本为0。这使得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经由排污管道直接排放到自然当中,严重污染了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而废气、废渣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物等,它们排放到空气中通过降水形成酸雨,进而污染地下水。农业污染源一般集中在乡村,农民为了追求农业效益最大化而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远远超出正常范围,致使农药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体从而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中的化学物质含量超标,从而影响水质。不合理的家禽牲畜和水产的养殖,也影响着水质质量,如采用不科
白城市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