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洋中心完小三年级语文科(下册)学案设计设计教师黎锦霞班级三(2)学生人数71授课时间教学内容29古诗两首《乞巧》课时安排总2课时,第1课时授课类型精读学情分析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兴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三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本课自学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案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读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过程。借助图片和音乐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教材分析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与价值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学案策略设计前置性自学案设计见“前置性自学案”教学过程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自学案”完成情况。2、相互检查对错并纠正。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交流要分享的内容,确定好发言代表。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班级分享1、每组推举待优生发言,依照前置性自学案内容有序进行小组分享,组内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2、与此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抛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教师释疑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班级分享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突破重难点。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古诗,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吧。作业设计见“当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学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