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2- -2- -3- -4- -6- -7- -8- -8- -9- -12- -12- -12- -14- -15-附录设计程序汇总 -16-。。。,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综合利用的能力,并与实践紧密结合。、步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总结报告的能力。’nSP(TM)IDE仿真环境的PC机一台,μ’nSP(TM)十六位单片机实验箱一个。:SPCE061A核心及周边电路模块(包含32个I/O口),6位8段数码管电路模块。:主程序利用C语言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利用汇编语言编写。:SPCE061A单片机控制6个LED数码管的显示。:运行开始点亮所有的数码管,6位LED数码管均显示0并持续1s。1s后,第一位数码管从0显示到9,,其他数码管全部显示0。当第一位数码管显示到9后,第一位数码管保持显示9,第二位数码管从0显示到9,,其他数码管显示0。依次直到第6位数码管显示9,即6位数码管全部显示9,6位数码管全部显示0,持续1s,如此循环。(1s的时间、(IRQ5)提供)。:①表中序号为0和61的状态持续1s;。②表中需要类似“1~10”表示有十个状态。“共阴”连接,)由晶体管推动。实验箱上的数码管共有两种,如图1。图1两种数码管图首先介绍两个基本概念:段码和位码,段码即段选信号SEG,它负责数码管显示的内容,图4-1中a~g、dp组成的数据(a为最低位,dp为最高位)就是段码。比如1的段码“0x06”(b=1,c=1,其他都为0,即段码为00000110b),8的段码为“0x7f”;位码即位选信号DIG,它决定哪个数码管工作,哪个数码管不工作,比如仅使能DIG4,那么6个LED只有LED4工作,而其它的五个都不工作。当需要某一位数码管显示数字时,只需要先选中这位数码管的位信号,再给显示数字的段码。比如当在第一个数码管上显示一个“6”时,如图2,先选中第一位数码管的位信号(实验箱上标号是“1”),即先给和“1”相连接的I/O口送1;再把段码设置为0x007d,即在a、c、d、e、f、g各段引出的端口检测到高电平,就可以显示一个“6”出来。图2数码管显示“6”,其中有7个“a\b\c\d\e\f\g\”是控制此6位8段数码管的段码选择的,另有6个“1\2\3\4\5\6”是控制6位8段数码管位选择的,“DD”控制“点”或“分隔符号”,“DP”控制小数点。把实验箱上JP4和JP5的引针用跳线全部短接。框图如图3。图3实验箱上SPCE061A和6位LED显示电路模块的连接按照上面数码管的显示原理,当要在第四个数码管上显示一个“E”时,先要通过IOB12端口给“4”端口送一个1,选中第四个数码管;由图4-1可以看出,显示“E”时,需要a、d、e、f、g段被点亮,所以给IOA0、IOA3、IOA4、IOA5、IOA6端口各送一个1,则在a、d、e、f、g端口各能检测到一个高电平,就可以点亮a、d、e、f、g段,显示一个“E”。,可以很好的解决端口资源紧张问题。下面以四位数码管为例说明动态显示的原理,如图4所示图44位*7段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图动态显示的过程:以显示“1234”为例说明,首先发送“1”的段码“0x06”至数码管,然后仅使能位信号DIG4,LED4就会显示“1”,其余的数码管都是不工作的;延时一定时间之后再发送“2”的段码“0x5b”至数码管,同时仅使能位信号DIG3,这时“2”就会在LED3上显示出来;延时之后再发送“3”的段码并使
6位7段LED数码管显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