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探讨
口柳才萍
[摘要] 金融业既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又是一个准公共行业,一旦发生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将会给国计民生带来极其
深远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各国对金融风险管理都予以高度重视,而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正是实现金融安全与经济均
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 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一5024 (2006 )0 1 一0 166 一02
[作者简介〕柳才萍,农行萍乡市分行经济师,主要从事金融研究。(江西萍乡 337000 )
现代风险管理除对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机构内控指引》,完善的现代银行内控体制应该以运作合法、
风险监管外,更强调对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全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
方位风险因素的防范,在将资金损失视为风险的同时,还将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
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并提出了声誉风险和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的金融机构内控体
人才风险的观念,而我国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处于起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
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相对于国际上现代银行内控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
一我国金融机构风”理存在的问“篇卖召默嘿U}[}默(}}默麒篡翼
1 .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任何有效的风险管理都应该以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审计部门
风险承担主体明确,权、责、利合理分配为根本前提在西方发还是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
达的银行制度下,代表全体银行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明确地承担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
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并以银行的全部资本金作为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承担风险的底线。董事会负责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重大政策,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体系
并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管理风险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断创新的相比之下,我
下,许多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国金融市场还不能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风险管理
和边界并不明确。但有风险就最终要有承担者我国金融风险工具,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衍生金
承担主体不明确的最终后果只能是由国家资本(即财政资本) 融产品市场是目前西方金融体系中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
来取代银行资本承担起金融风险,在财政也无力承担的极端情最直接、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直
况下(巨额赤字),则可能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来满足银行接对冲风险的性质,使得金融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在风险承
的流动性要求,最终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维持银行体系的运担能力不同的金融主体之间配置风险。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
转,即以整个经济体系的资本来承担金融风险。这种风险承担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风险防范手段和工具明显脆弱,一旦金
主体不明确的特点,在风险管理上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家宏观经融市场出现风险,金融机构自身难以有效转移和防范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