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记得有个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学校里,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强调学生要尊重教师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就是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就等于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尊重、友谊的桥梁,这样学生就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现在,各个学校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都要进行入学各种功课的学科测试,每个学期还有期中、期末考试,平时还要进行月考。批改完试卷后,公布学生的成绩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全班还要按成绩高低排名,有的班级还要把成绩张贴在墙上。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好,有损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每次大考和小考的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并不是要把学生分档次,加以孤立。公布成绩时,成绩好的同学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的甚至会产生一种骄傲自满感;成绩中等的同学,往往会觉得压力很大,有种失落感;成绩差的同学,就会感到自卑,无地自容,甚至自暴自弃。因此,以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来说,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他们,把他们每次的考试成绩当作他们的隐私,加以尊重和保密。
再就分层教学的班级来说,教师对全班同学按成绩的好坏进行分层教学,分成A、 B、 C三组,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但我觉得,分组也要尊重他们。A、B、C三组,哪些同学是属于哪个组,只能心照而不宣,否则的话,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检查作业时,老师说:
“没做作业的B组和C组同学站起来”。于是,没做作业的学生个个低着头站起来。因为, 没做完作业是由于很多原因造成的。检查作业没做完,心理负担就重,再加上本来他们从心理上就觉得不如A组同学,有自卑感,站起来就更感到难堪,有损自尊心。但假如换一种方式,说完成了作业的同学请站起来,课堂气氛就十分活跃,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自信。否则,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尊重,上进心就回不知不觉消失。
尊重学生,是要宽容学生的错误,讲究批评的艺术。胸怀宽广、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无论从身体还是身心都处在不断稳定、不断成熟阶段,需要在社会、学校、家庭的不断教育中日趋健全。在学生出现过错时,理应成分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的前因后果及其中的是是非非,要先调查,然后才有发言权。
切不可一看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听到其他同学的告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学例如,我班有一个调皮的学生,经常违纪。有一次,不做课间操,并带着几个同学到校外去吃零食,并且旷课一节。班上的同学发现了,,我冷静考虑,有意不作声。先做全面调查,问清情况再说。但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这个学生,又纠合外校和本校其他班上的同伙,预谋报复告状的同学,准备放学后修理他。并且,扬言别人不要多管闲事,否则,打断他的腿。吓得那个学生不敢上学,下课又不敢回家。
这样发展下去,邪气要压倒正气,弄不好要出大事的。全班同学都在等待着我的发落,认为我肯定回在班上大骂他一顿。再说,他是聪明人,很要面子,自尊心又很强,在班上挨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